一级市政(实物)技术部分主要知识点总结,圆您一个市政梦隔壁老王发发2018-01-0214:01:18技术部分(道路)1、水泥混凝土使用年限30年2、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要骨架3、基层的结构类型可分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4、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用做路基填料5、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基层包括石灰稳定土类基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石灰粉煤灰钢渣稳定土类基层、水泥稳定土类基层等,其强度高,整体性好,适用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6、锚杆式挡土墙是利用板肋式、格构式或排桩式墙身结构挡土,依靠固定在岩石或可靠地基上的锚杆维持稳定的挡土建筑物7、加筋土挡土墙是利用较薄的墙身结构挡土,依靠墙后布置的土工合成材料减少土压力以维持稳定的挡土建筑物。8、三种土压力中,主动土压力最小;静止土压力其次;被动土压力最大,位移也最大9、路基(土、石方)施工开挖路堑、填筑路堤,整平路基、压实路基、修整路床,修建防护工程等。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0mm的土块应打碎10、路基压实试验段:(5)根据土的类型、湿度、设备及场地条件,选择压实方式11、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除采用防止地表水下渗的措施外,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取换土法、强夯法、挤密法、预浸法、化学加固法等方法因地制宜进行处理,并采取措施做好路基的防冲、截排、防渗。加筋土挡土墙是湿陷性黄土地区得到迅速推广的有效防护措施。12、膨胀土路基应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减轻和消除路基胀缩性对路基的危害13、水泥稳定土材料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应超过3h14、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最低气温为5℃。三)压实与养护(二灰碎石基层)1.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200mm,且不宜小于100mm。2.碾压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3.禁止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4.混合料的养护采用湿养,始终保持表面潮湿,也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视季节而定,常温下不宜小于7d。15、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以提高路堤的稳定性16、加筋路堤的施工原则是应能充分发挥土工合成材料的加筋效果17、用土工合成材料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对旧沥青路面裂缝进行防治,首先要对旧路进行外观评定和弯沉值测定,进而确定旧路处理和新料加铺方案。施工要点是:旧路面清洁与整平,土工合成材料张拉,搭接和固定,洒布粘层油,按设计或规范规定铺筑新沥青面层18、透层。为使沥青混合料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能很好渗入表面的沥青类材料薄层19、粘层。为加强路面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20、铺筑在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面层下面的称为下封层。21、初压宜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碾压路段总长度不超过80m22、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23、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一般情况下,摊铺温度不低于160℃;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15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应不低于90~120℃24、横向缩缝采用切缝机施工,切缝方式有全部硬切缝、软硬结合切缝和全部软切缝三种25、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混凝土完全达到设计弯拉强度且填缝完成后,方可开放交通26、道路大修微表处理:1.清除原路面的泥土、杂物。2.可采用半幅施工,施工期间不断行。3.微表处—摊铺机专用施工机械,速度1.5~3.0km/h。4.橡胶耙人工找平,清除超大粒料。5.不需碾压成型,摊铺找平后必须立即进行初期养护,禁止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行。6.通常,气温25~30℃时养护30min满足设计要求后,即可开放交通。7.微表处施工前应安排试验段,长度不小于200m;以便确定施工参数。27、(三)基底处理要求(----)1.基底的不均匀垂直变形导致原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局部脱空,严重脱空部位的路面板局部断裂或碎裂。为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整体刚性,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前,必须对脱空和路面板局部破裂处的基底进行处理,并对破损的路面板进行修复。基底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换填基底材料,另一种是注浆填充脱空部位的空洞。2.开挖式基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