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液氨泄露事故处置应急预案1.1 目的为了及时控制和消除液氨设备泄露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依据《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公司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1.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液氨球形储罐、卧罐、管道、汽车罐车等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时的应急作业指导。2、介质特性2.1 氨气是一种无色透明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相对密度 0.60(空气=1)。气氨加压到 0.7---0.8Mpa 时就变成液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相反液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可作制冷剂。直接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2.2 危险特性液氨的危险类别为:第 2.3 类有毒气体;8 类腐蚀品;火灾爆炸危险性为乙类。氨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反应。氨与空气混合到一定的比例时,遇明火能引起爆炸,其爆炸极限为 15.5---____%。氨具有较高的体积膨胀系数,满量充装液氨的钢瓶,在 0---60 摄氏度范围内,液氨温度每升高 1 摄氏度,其压力升高约 1.32---1.80Mpa,因而液氨瓶装极易发生爆炸。2.3 健康危害低浓度的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的氨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炎症及烧伤、肺充血、肺水肿及出血等。第 1 页共 11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中毒症状轻度中毒:眼、口有辛辣感,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吐咽困难,头昏、头痛,眼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和口腔、眼部充血,胸闷和胸骨区痛苦等。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的氨时,可引起喉头水肿、喉痉挛,发生窒息。外露皮肤可出现 II 度化学灼伤,眼脸、口唇、鼻腔、咽部及喉头水肿,粘膜糜烂、可能出现溃疡。(2)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____%的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要特别注意清洗腋窝、会阴等潮湿部位,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奇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2.4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对动植物造成冻伤。3、容易发生事故的设备部位3.1 液氨储罐的气相进出口、液相进出口、排污口、放散口、液面计接口、安全阀接口、压力表接口等接管、阀门、法兰连接密封等部位失效或泄露。3.2 氨管道法兰、阀门、法兰连接密封部位失效或泄露。3.3 氨罐车装卸用软管泄露或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