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及预防策略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目渐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卫生的的一个主要因素l1。为探索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对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对策,笔者深入XX市农村,实地调研了当地农业面源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及防治情况,认真分析了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并就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建设性对策。1农业面源污染现状1.1化肥污染XX市年使用化肥折纯138520t,其中氮肥56865t、磷肥17948t、钾肥8187t,化肥平均施用量折纯735k蜀/l1m,高于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量的上限。施用肥料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40%,化肥投入占粮食生产现金成本的37%左右回。化肥的使用对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但化肥特别是氮肥用量过高,使大量养分随降雨、灌溉和地表径流进入水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容易造成土壤结构破坏、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作物减产。过量施肥引起氮素的大量损失,不仅对大气造成污染,破坏臭氧层,同时也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强温室效应。背离了当前世界发展“低碳农业”的大趋势。大量增加农业化学投入品,也容易造成农产品硝酸盐含量过高和重金属含量超标[31,致使农产品质量大幅下降,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1.2农药污染XX市年使用农药2441t,平均施用量为12.75k加m。农药在防治病虫害、保护农作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农药的大量使用也污染了环境,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农药污染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滥用农药。据统计,该市每年因食用农药污染的蔬菜而中毒的人数达近100人:二是过量使用农药嗍。农业生产中以杀虫剂为代表的农药施用量通常是推荐量的2—4倍,其大量使用,在消灭有害生物的同时,也杀死了许多有益生物,加速了水源污染。破坏第1页共7页了生态平衡,对土壤、水体造成严重危害,并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1.3农膜污染随着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塑料大棚及地膜的使用量大幅增加,农膜污染已成为农田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据统作者简介李若菲(1989一),女,河南漯河人,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农产品质量安垒地膜覆盖面积2.221万hm,占耕地面积的13.4%,约40%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残存于农田土壤中的白色污染物都是高分子有机化学聚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或降解后产生有害物质,逐年积累,污染土壤生态环境。有关调查显示,在地膜残留严重的地方,农作物减产20%~30%,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1.4畜禽粪便污染近年来,XX市以双汇集团为龙头的畜产品深加工企业蓬勃发展,带动了畜禽养殖业的迅速扩张。目前,该市年存栏生猪逾200万头、奶牛4万头、肉牛8万头、家禽1845万只。每年养殖业产生的粪便量逾200万t,其中经无害化处理的仅73万t左右。大量的畜禽粪便不经任何无害化处理直接排放,不仅污染养殖场周围的环境,而且导致水体和大气污染,是目前我国江河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源。同时,畜禽粪便的不合理处理,不仅会造成蚊虫大量滋生,而且还会成为传染源,造成疫病传播,威胁人类和畜禽健康。1.5农业废弃物污染XX市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年产各类作物秸秆220万t,约1/5秸秆被焚烧或变成有机污染物。由于农村能源结构的改变,大量秸秆因无法有效利用而被焚烧或抛弃于河沟渠内及道路两侧,不但污染大气和水体[51,影响农村的环境卫生,危害人体健康,也影响了附近的机场和公路的交通安全。2农业面源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量上限的2倍,但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kg/hm。而当地施用量是其安全上限的3倍;我国农药年产约170万t,第2页共7页1.2亿hm农田的平均用量达14.17kg/hm,XX市农药施用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我国每年约有50万t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残膜率达40%,当地残膜率与此相当。这些化学合成物质被投入耕地,造成耕地污染,不利于植物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更重要的是,耕地污染严重威胁到粮食和食品安全。耕地中的有毒物质被植物吸收积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