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委执法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净化种业市场环境,农业部决定20XX年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检打联动、综合治理”和“属地管理”原则,严格品种审定和保护,加大品种退出力度;强化市场监管,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源头治理,下沉监管重心,严厉打击品种假冒侵权违法行为,有效规范种子生产经营秩序,努力确保良种供应安全,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种子案件。二、活动目标(一)杜绝未通过审定品种入市,依法加快无标准样品和不适宜继续推广品种退出。对未按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品种样品征集工作的通知》要求按期提交标准样品的品种,按程序公示后予以退出。(二)依法清理违法或停止生产经营企业。对已停止种子生产经营活动1年以上,屡次违法违规,或多次被举报投诉的企业,加大监管力度,依法限期整改、注销或吊销其种子生产经营资格。(三)加大种子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和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四)强化种子管理机构职能,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水平,推动种子管理工作科学、规范和高效。三、监管重点20XX年种子执法年活动突出抓好“五重一大”,进一步增强市场监管针对性,提高执法效率。(一)重点内容。品种真实性、合法性、种子质量和种子生产经营情况。(二)重点作物。玉米、水稻、棉花、油菜和本县主要蔬菜种子。第1页共5页(三)重点市场。辐射面、影响面大的店埠、梁园、撮镇、石塘、八斗、古城、白龙等种子集散地和集贸市场。(四)重点环节。种子生产及市场销售等环节。(五)重点企业。监督抽查品种真实性和去年被查质量不合格、多次抽不到样品、近两年市场检查中发现问题的企业。(六)重大案件。社会举报投诉、跨区域和久拖不决的重大种子案件。四、重大活动安排(一)20XX年放心种子下乡暨全县种子执法年启动仪式1、时间。3月。2、地点:店埠(二)春季种子市场调查摸底活动1、时间。2-3月。2、任务。组织暗访1个种子集中交易市场和2个乡镇集市,登记所有门市部经营的水稻、玉米和棉花种子及其生产企业(同一企业同一品种登记一次,下同),重点梳理未依法通过审定品种、已退出品种、超区域推广品种、生产企业(指包装经营企业,下同)与标注经营许可证不一的种子、标注的产地与生产许可证和检疫证书相互矛盾的种子、标签标注不真实或可能套牌的种子及其生产企业等信息,并于2月底前以电子报表报市农委。3、措施。3月初,通报各类违法生产经营的种子及其生产单位,指导群众购买。(三)春季市场执法检查活动1、时间。3-5月。2、内容。一是组织开展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二是检查种子标签、经营许可及经营档案、品种审定及授权情况等,以水稻、玉米、棉花、蔬菜种子为主。3、任务。开展春季市场执法检查行动,重点检查种子集中交易市场及各乡、镇种子门市部。(1)检查市场。检查种子集中交易市场和乡镇种子门市部(累计抽查不少于15个门市部,每个门市部抽查不少于2个种子样品)。第2页共5页(2)抽样检测。对抽样种子的品种真实性和品种纯度(主要农作物种子)、净度、水分和发芽率进行检测。4、措施。依法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督促抽样检测不合格企业整改、提交整改报告。春季查处的违法生产经营单位(处罚决定书复印件),于8月底前报市农委。(四)种子生产基地巡查活动(1)时间。5-8月。(2)内容。检查种子生产档案,核查种子生产地点、品种名称、生产面积等信息,检查种子生产条件。(3)任务。5-6月和7-8月,在种子生产的苗期和种子生产关键期,对辖区内种子生产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并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基地核查备案企业生产情况。巡查结果汇总后于9月底前,以电子报表报市农委。(4)措施。严厉查处无证生产,抢购套购、品种侵权等违法行为。(五)秋季油菜种子市场调查摸底活动1、时间。8月中旬。2、任务。组织暗访1个集中交易市场和3个以上乡镇集市,登记所有门市部经营的油菜品种及其生产企业,重点梳理未依法通过审定品种、已退出品种、超区域推广品种、生产企业与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