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腰 站 小 学 中心完小 刘春宏 2 1 世纪是一个以信息为主导的世纪,信息时代的来临和信息技术的一日千里及其对各个领域的冲击,正影响着几代人的生产、工作和生活,也正改变着整个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它的来临也对世界各国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国都把发展教育信息化作为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加快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使本国的教育在世界教育改革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当中,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使之服务于学科教学,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是笔者一直思考和尝试实践的问题。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中,对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在科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为了实现科学课程改革目标,就要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这就要求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为“教教材”的教学,常常把目标单一定位于教知识;“用教材教”则是在更大的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因此,科学课的目标设计要有“用教材教”的意识,这样,才能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科学知识目标结合在一起。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能充分强化教师“用教材教“的意识。 例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科学》教材中,有关化石的内容只是《岩石与矿物》单元的第一课《认识常见的岩石》中的一个知识点,但它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内容。因此,我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对该内容进行了补充,增加了课时量,学生根据“化石”这一大的主题,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小专题;在教师的帮助下确定研究方案,如上网查询资料、参观、实地观察实验等。学生根据在信息课中所学到的信息技术,将所搜集到的有关化石的图片、资料进行整理,并制作成演示文稿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通过对教材进行了如此的改动,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他们在充足的时间和开放的空间中掌握了一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同时亲身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师敢于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扩展,这与信息技术的有力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