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项目介绍 前言 按照体、智、德、美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如合理幼儿的饮食、睡眠,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传授知识经验,发展智力、语言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幼儿园教育具有不同于中小学的特殊性,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的能力需要出发,加以组织安排。面临世纪之交,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有人认为,幼儿园时期还谈不上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从小学开始。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的。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孩子很聪明,生活自理能力却很差;有的孩子记忆力强,却缺乏创造力。这些都说明我们的教育还存在着种种弊端.将什么样的幼儿教育带入21 世纪已开始引起人们的深思。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每个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儿童感觉统合简介 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 Dr.Jean Aryes) 于1969 年创始,主要通过身体及四肢的动作来增加感官及运动的经验,增强大脑的调控和整合能力,促进身体各种机能和谐发展。感觉统合训练能提高和改善孩子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记忆能力、运动协调能力、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情绪等。在欧美、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都已将感觉统合训练编入幼儿园教课书中,列为日常教学。 感觉统合对孩子非常重要,婴儿生后不久就开始协调感觉、知觉和动作之间的活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起来,才得以认识世界。“感觉运动成熟与否,是日后智能学习或思考前期(3-6 岁)孩子成功与否的基础。缺乏这方面能力的孩子,即使能够用大脑做记忆性的学习,但在观察、组织、想象、推理上的大脑功能似会有应用上的困难。” 在6 岁以前,孩子还无法以抽象的概念来完成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而必须以实际的感觉来认识与学习,所以他们必须不断地以身体及四肢的动作来增加感官及运动的经验,而这种身体及四肢动作的有效运作则是以大脑的调控和整合为基础的。由此可见,感觉统合对孩子智力的发展非常重要。 二、感觉统合失调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好动不安,调皮任性,主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自控能力差;写字笔划或部首颠倒,阅读漏字或跳行,计算粗心,做事或写作业磨蹭;动作不协调,笨手笨脚;语言发展迟缓,口齿不清,表达能力差;饮食习惯不佳,偏食,暴饮暴食;过分依恋父母,粘人;吮手、咬指甲、爱哭;少动,孤僻,不合群;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等等 1.容易分心 2.活动水平过高或过低 3.冲动,不易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