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成年期疾病的预防 通常人们把成年以后易患的一些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及肥胖症等称为成年期疾病。医学研究显示,这些疾病与人类的生活行为和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许多成年期疾病是儿童期隐患的暴露或疾病的继续,致病的危险因素往往自幼年形成,如不及时干预、纠正,大多可持续终生。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之一。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始于儿童期,3 岁以上儿童的心脏的主动脉出现脂质条纹,10~20岁期间主动脉内壁可被 30~50%脂质条纹覆盖,并堆积成动脉粥样斑块。近年来中国北京的研究也佐证这一点,130例15~39岁尸体病理检查中发现中、晚期冠状动脉硬化检出率达23%。 综观这些成年期疾病,可以发现它们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一果多因,一因多果,一体多病,相互关联,相互依存。除了遗传、环境因素外,不良生活方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例如,不平衡膳食,高糖高脂肪饮食的增多,膳食纤维的减少;体育运动或户外活动的减少,城市人出行以车代步增多;青壮年中吸烟率居高不下;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大,情绪紧张不稳定增多等等。 开展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既能保护儿童少年的健康生长,也可降低成年期疾病的发生,和促进老年期生活质量的提高。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人类疾病谱发生的变化,成年期疾病的预防显得更为重要。 根据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的防治策略,加强儿童少年的成年期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干预,是属于人群慢性病的一级预防的内容。 (1)控烟。吸烟是导致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消化性溃疡等多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大约有 6 万多项科研报告证实,吸烟有害健康,可引起多种疾病,造成早死。干预措施包括 3 个方面:一是,青少年拒吸第一支烟;二是,劝阻别人吸烟(包括父母、老师);三是,已吸烟的要尽早戒烟。 (2)合理营养。有人说,很多病是吃出来的,这不无道理。中国是一个美食大国,很喜欢美味佳肴,这样往往造成营养过剩,引起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此要提倡平衡膳食,减少糖类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和豆类制品,改进烹调方法,吃得清淡一些,少吃肥肉和荤油,摒弃挑食、偏食、盲目节食恶习。 (3)体育锻炼。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