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并网系统中MPPT 常用算法及控制策略 1.1 光伏阵列的电气特性 讨论光伏并网系统的控制策略,就必须首先要清楚光伏阵列的V-I,P-V 特性,进而提出合理的控制解决方案。 1.1.1 光伏电池的等效模型 图1 光伏电池的等效模型 图1 是光伏电池(Solar Cell)等效模型。它由理想电流源Is、反向并联二极管D、串联电阻Rs和并联电阻Rsh 构成。其中Is 的值等于电池的短路电流,其大小反映了光伏电池所处环境的日照强度。日照越强,Is 越大;反之越小。下式是光伏电池的I— V 特性关系方程。 理想情况下Rs,可近似为零,Rsh 近似为无穷大,则上式可简化为 式中, I 为工作电流,Io为反向饱和电流,V 为电池的输出电压,其余皆为常数。这样,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为: 这表明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是日照强度和温度的非线性函数,但是和电流和电压时一种比例关系。 1.1.2 光伏电池特性 1、光伏器件输出特性 为了更好的理解光伏电池的特性,根据上面的结论,光伏电池的非线性函数关系绘制出其在日照不同、结温相同和日照相同、结温不同情况下的光伏电池I—V、P—V 特性曲线,如图 2、3 所示。 (1).电池结温不变,日照变化: 图 2 光照强度不同情况下I—V、P—V 特性曲线 图 2 为光伏电池结温不变、日照强度变化情况下的一组 I—V 和P—V 特性曲线,从图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光伏电池的短路电流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变大,两者近似为比例关系;光伏电池的开路电压在各种日照条件下变化不大; ②光伏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变大,且在同一日照环境下有唯一的最大输出功率点。在最大功率点左侧,输出功率随电池端电压上升呈近似线性上升趋势;到达最大功率点后,输出功率开始快速下降,且下降速度远大于上升速度; ③如图2(a)所示:在虚线A 的左侧,光伏电池的特性近似为电流源,右侧近似为电压源。虚线A对应最大功率点时光伏电池的工作电流,约为电池短路电流的90%; ④如图2(b)所示:结温一定的情况下,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对应的输出电压值基本不变。该值约为开路电压的76%。 (2)电池结温变化,日照不变 图3 光伏器件结温变化情况下I—V、P—V 特性曲线 图3 为光伏电池日照强度不变、结温变化情况下的一组 I—V 和 P—V 特性曲线,从图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如图3(a)所示:光伏电池的结温对光伏电池的短路电流影响不大,随着温度的上升输出短路电流只是略有增加;光伏电池的开路电压随电池结温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