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项目背景永胜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市中部,北纬 25°59'—27。05’,东经 100。23—101。12‘,东接华坪县,西与古城区、玉龙县、鹤庆县隔江相望,南邻宾川县,北与宁蒗县山水相连。境内群山连绵,地势北高南低,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境内最高峰为羊坪的它尔布子山,海拔 3953・3m,最低点为仁和镇的河门口,海拔 1056m,相对高差 2897・3m,幅员面积 4950 平方公里。永胜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南部热旱、北部暖湿,年际变化小,降水时空变化大,高海拔地区湿冷,中海拔地区温凉,低海拔地区干热,南部热、中部暖、北部寒,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构成了典型的立体气候、立体资源、立体农业的特点。永胜县辖 15 个乡(镇),147 个村民委员会,2006 年全县总人口 386630 人,其中农业人口 361669 人,占总人口的 93・54%。农村劳动力 222018 人,占农业人口的 61・39%,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劳力 177039 人,占总劳力的 79・74%,从事第二、三产业劳力的 25553 人,占总劳力的 11・51%,全县国民生产总值 146326 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 81432 万元,工业总产值 71368 万元,粮食总产量 14.47 万吨,人均有粮 374 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 1548 元,地方财政收入 4337 万元,地方财政支出 41361万元,财政赤字 37024 万元,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弱县和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永胜县具有丰富的水土资源、人力资源,优越的气候资源,是一个典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但是由于受地域区位差、基础设施薄弱、县域工业经济不发达、传统生产方式和种植习惯等的约束,加之投入不足,致使永胜县农业结构长期以来,结构单一,农业增产却不增收,严重挫伤了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导致农2业产业结构调整困难重重,土地产出率低,农业资源难以实现优化配置,阻碍了农业产业化进程。目前,农业基础仍然比较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够快,收入渠道单一,农民增收难,基础设施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极大地阻碍着永胜县优势资源的开发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差距拉大,部分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仍比较困难;劳动者素质偏低,与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财政收入自给率极低,财政增收困难,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大。因此,立足于永胜农业大县、工业小县、人口大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