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转型升级:要抓住质量兴农、绿色发展、调优结构等关键词产业兴,乡村兴。20XX年12月28日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紧紧围绕产业兴旺下功夫,为实现乡村繁荣、农民富裕提供物质条件,并在产业发展进程中促进其他方面发展,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全面振兴。新的一年,产业兴旺要迈出新步伐,要紧紧把握农业转型升级的质量导向、绿色导向、市場导向。坚持质量第一,推进质量兴农当前,农业质量发展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农产品品种丰富,但多而不优。目前,我国农产品品种齐全、花色繁多,时不分四季、供应不断,地不分南北、想买就有,但同质化严重,分等分级少,缺少个性化产品。其二,农业品牌众多,但杂而不亮。而且我国农产品大品牌不多,有市场影响力的更少。其三,农业体量大,但产业大而不强。此外,我国粮、肉、蛋、果、菜、茶、鱼产量都居世界首位,但国际竞争力与农业大国地位还不相称。这些问题表明,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是当务之急。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坚持抓产业必须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树品牌,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提高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推进农业标准化,把优质产出来。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抓手是按标生产。要加快标准制修订,20XX年制修订农药残留标准1000项、兽药残留标准100项、其他行业标准近200项。大力宣传农兽药、饲料添加剂、抗生素使用规范,严格落实间隔期休药期规定,让农民一看就懂。加强执法监管,把安全管出来。我国农业生产主体多、链条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必须围绕薄弱环节、重点领域,出第1页共4页重拳、求突破。严格投入品使用监管,推进农药追溯体系建设,高毒农药已禁止使用39种,2年内再禁止使用2种,剩余10种今后5年内要逐步禁止使用。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农业生产信用档案,将新型经营主体全部纳入监管名录。深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20XX年再创建200个,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省为单位整建制创建。实施品牌提升行动,把品牌树起来。20XX年开展了农业品牌推进年活动,推出了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与产品品牌,各方面反响很好。今年要开展中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将品牌建设与“三区三园”建设、绿色食品等产品认证紧密结合,再遴选推介一批叫得响的农业品牌。要强化品牌质量管控,建立品牌目录制度,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品牌“含金量”。强化现代要素集成运用,让产业强起来。我国农业质量不高、大而不强,最根本的是产业素质不高,必须强化现代科技装备支撑。要大力推广运用新技术,围绕提质增效重大需求,遴选具有示范前瞻性、引领性的技术,组装集成特色高效品种技术。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全面深化种业权益改革,建立商业化育种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农作物、畜禽、水产良种质量。此外,我国设施农业面积已超过5000万亩,要推动设施装备升级,技术集成创新,优良品种推广,着力解决土地板结等问题。坚持绿色导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我们要认识到,农业是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者,乡村是生态环境的主体区域,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实现乡村振兴需要生态宜居的美好环境。吃饭问题基本解决使得我们有能力把资源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而农业资源环境存在围湖造田、过度养殖、过度捕捞、过度放牧等现象,倒逼我们发展绿色农业。同时,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为绿色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农业生态产品市场潜力巨大。要持续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当前,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利用率不高,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目前,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已提前实现,下一步要在提高使用效率、第2页共4页减少使用总量上下功夫。今年要扩大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范围,再选择100个生产大县整建制推进试点。选择150个县开展果菜茶病虫全程绿色防控试点,力争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要加快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利用,变污染为资源,是农业发展的一项新课题。当前,首先聚焦586个生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