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的教学案例

关于《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的教学案例_第1页
1/7
关于《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的教学案例_第2页
2/7
关于《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的教学案例_第3页
3/7
1 关于《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的教学案例及评析 朱建廉 南京市 金陵中学 (210005) 背景: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物理·必修 1 》中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中的第 5 节,而《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则是该章中的第 3 节。考虑到所谓的“运动”实际上是指“位置变化”,所以当将“位置变化”取代“运动”后而将这两节教材的标题作如下对照,由于这两节教材的标题在结构上具备着高度的一致性,因而就启发了我们在相应的教学实施中采用所谓的“类比”方法。 这里所给出的就是:在《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一节的教学实践基础上运用“类比”方法而针对《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一节内容的教学实施案例。 案例: (在完成上课前的礼仪程序后) 师:(对前排同学)对不起!能告诉我今天这节课该讲什么内容吗? 生A:(有些愕然)今天应该讲第5 节。 师:(打开课本)是吗? 生(大部):是! 师:(一边自语,一边板书课题)哦!第5 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面对板书的课题沉吟片刻)哎!我怎么感觉这内容好像是讲过了? 生A:老师,这节内容没讲过,今天确实该讲这一节。 师:老师有点模糊了。这样吧,大家帮助老师把前面的内容一起回忆一下吧。 生B:老师,第4 节是上周四在实验室上的,课题是《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师:不像,不像。再往前呢? 生B:再往前就是第3 节,课题是《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师:对对对!(把第3 节课题和第5 节课题板书在一起)这两节课题如此相似,难怪老师会有些模糊。 生C:老师,其实这两节课题在结构上并不是很相似:一个是“运动快慢的描述”,另 2 一个是“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其间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师:什么叫“运动”? 生 C :“位置变化”叫“运动”。 师:既然如此,那我们不妨将“位置变化”取代“运动”(将板书的课题修改为) 第3 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5 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生(全体):(议论纷纷) „„ 师:怎么样?这两节内容若从其标题的结构特征上看居然是完全相同的。这对我们针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能有怎样的启示呢? „„ 生 D :既然两节内容的标题结构相同,那么两节内容中知识结构就应该相似。 师:“内容的标题结构相同,内容的知识结构就应该相似。”说的太好了!可我们能够从中获取怎样的具体帮助呢? 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于《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的教学案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