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讲:医联体难建的缘由所在 主讲题材:论述医联体难建的原因 主讲单位:医学美容教育网 时间:2014年 12月 04日下午 地点:公开场所 背景:中国的公立医联体发展之快让人兴奋,然而效果普遍不佳又让人遗憾。对这些医联体的批评:"大医院越做越强,门庭若市;小医院越来越小,门可罗雀","这样的医联体已明显与初衷相背离"。 中国的公立医联体发展之快让人兴奋,然而效果普遍不佳又让人遗憾。对这些医联体的批评:"大医院越做越强,门庭若市;小医院越来越小,门可罗雀","这样的医联体已明显与初衷相背离"。那么,为啥公立医院建不好医联体?主要原因如下: 一、过度"行政化" 在公立医院组建医联体的过程中,过度"行政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拉郎配"和"管办不分"。 自 201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发出要积极探索和大力推广医联体的号召后,各级政府部门积极下发组建医联体的《通知》,并提出《指导意见》,有的文件明确要求"突出政府主导,注重顶层设计",并制定组建医联体的具体目标、计划和步骤。 这些行政措施,也许只能对公立医院和公立基层医疗机构起作用。正是由于政府的强力推进,使许多地方的公立医联体出现"扩张市场",甚至是"跑马圈地"的发展势头。虽然也有极少数是公立大医院自己借机迅速"扩张市场"、"抢占高地",但导致公立医院规模扩张"逆动"的责任依然在政府,而不是公立医院本身。这种完全依赖行政干预手段所组建的医联体,大多数成员单位都会觉得,医联体并不是"我要建",而是"你要我建",因而对认真建好医联体的积极性并不高。 组建医联体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自由恋爱"(即成员单位自觉、自愿走到一起来); 二是"婚姻介绍"(即成员单位通过行政部门介绍后自愿走到一起来); 三是"拉郎配"(即成员单位被迫走到一起来)。应当说,在我国现有的公立医联体中,第一种极少,第二种也不多,最多的是第三种。通过"拉郎配"所组建的家庭自然不会幸福,通过"拉郎配"所组建的医联体同样如此。也许这正是我国公立医院所组建的医联体只有数量,没有质量的重要原因。 同时,我国的医疗行业一直是管办不分的政府管理体制,公立医院是这样,建成公立医联体后依然是这样。由于政府管办不分,为了能保留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既有权利(包括人事任免权、人员编制审批权、医疗设备购臵审批权和财政投入分配权等),所以绝大多数地方只能建成松散型医联体,却很难建成需要重新调整既有权力格局的紧密型医联体。 同样是由于政府管办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