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政协委员”申报材料 心计民生倾情助贫 情念家乡寸草报晖 ———记武圣宫镇政协联工委唐建国 唐建国,武圣宫镇人,今年49 岁,现任云南国祥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出生于武圣宫镇百万村一个农民家庭,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近三十年。因为家庭的贫困,十几岁的他便辍学在家,尝试着靠勤劳的双手谋求生存之道,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担。他从最繁重的体力活干起,先后做过电工、泥工,开过农用卡车,还从事过屠宰业。生活的磨砺培养了他勤劳善良、自尊、自信、自强的品格,并在心里种下了通过奋发图强改变自己命运的种子,并时常提醒自己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多帮助身边的贫苦群众。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因为农田严重欠收,他家里欠下了5 万元的债务。恰好此时外出打工的潮流席卷到全国各地,他觉得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到沿海城市搏一搏来改变自己家庭的境况。于是他以高利息借来5 万元先还了家里的债务,只身前往广西柳州,开始自己的南下打工之旅。因为武圣宫素有“橡胶之乡”的美称,唐建国认为作为作为土生土长当地人,也许在他乡做橡胶生意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于是他在柳州开了一个专做橡胶生意的小门面。刚开始时,他每天起早贪黑,踩着自行车顶着烈日在柳州的各个地方跑业务,有时难免遭遇到白眼,或吃闭门羹,但他毫不在意,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几乎跑遍了柳州的每个大小街巷。也不知熬过了多少个日夜,付出了多少 艰辛的汗水,他凭着超凡的耐心、虔诚的敬业精神和诚信的态度终于感动了许多客户,自己经营的橡胶门面逐渐起色,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最终慢慢地成立了自己的企业。目前,经他公司生产的橡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公司的年产值逐渐从几百万增加到几千万,去年已超过一个亿。 虽然从1990 年以后唐建国一直在外经商,事业上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他说心中最牵挂的还是家乡。作为一名身在异乡的南县人,他一直心系家乡,一方面,他和家乡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关注家乡的建设和农民的生活状况,几乎是十天半个月,他就要通过电话与亲人、朋友和村里负责人聊聊天,问问家乡的情况——村里的公路修得怎么样了?今年生产情况好不好?农作物收成如何?有没有孩子辍学?等等。 一、关注民生,倾力资贫助困 唐建国历经坎坷,知道贫困的苦楚,也因为曾经家贫使自己丧失了读书的机会而成为了终生的遗憾,因此每每看到许多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困难家庭时,他说自己都感觉到很心痛,总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度过生活的难关。 每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