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山地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市农业局) 为积极适应绿色消费需求,增强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开拓国内国外市场,本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办好示范,循序渐进,务求实效的发展方针,特制定十堰山地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与建设目标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突出特色品种,打造武当品牌,保持有机品质,适应市场品味,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建设绿色食品产业示范基地,分层分带开发,分段分步实施。 第一阶段,用2 -3 年时间开展重点示范。重点抓好有品牌、有基础的茶、药、果场及乡镇,就有机茶、武当山珍、中草药、小水果、红薯等重点产业开发的技术标准开展试验研究和示范,制定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争取每个县、市、区,通过权威机构认证 1 -3 个绿色-有机食品标识,为大面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技术支撑和示范品牌。 第二阶段,用2 -3 年时间引导推广应用。运用第一阶段的成果,在高山全面开发有机农业;中低山大面积推广绿色食品,积极试验示范绿色食品向有机食品转化;城郊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积极试验示范无公害食品向绿色食品转化。 第三阶段,全面开发现代有机农业,完善技术质量标准;壮大基地规模,培植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深度系列开发;健全配套体系,优化生态环境,步入有机化生产,市场化运作,法制化管理,产业化开发,国际化合作,全程化控制的绿色有机农业发展轨道。 (二)开发重点 1 、把握重点地区。把山水资源作为重点,把中高山地区作为重中之重。高山地区直接开发有机食品;中低山及库区先开发绿色食品,并逐步向有机食品转化;城郊、路边地区重点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并逐步向绿色、有机食品转化。 2、主攻重点产业。围绕"一主四大"支柱产业,重点开发茶叶、中草药、武当山珍、草食畜牧等有机食品;库区水果、银鱼、山地红薯、豆杂、魔芋系列等绿色食品和无公害蔬菜、优质油菜等无公害农产品。 3、打造重点品牌。运用武当名山的独特无形资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关键技术、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监测方法、统一产品标识。在系列产品、名优产品、注册商标、包装策划上下功夫,把武当农业有机牌、绿色牌打响打亮。 4、开发重点市场。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大力培植民营有机食品出口商,抢抓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市场,积极拓展欧盟市场,发展有机创汇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