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啤酒游戏实验心得VIP免费

啤酒游戏实验心得_第1页
1/2
啤酒游戏实验心得_第2页
2/2
啤酒游戏实验心得一、啤酒游戏简介啤酒游戏,是1960年代,mit的sloan管理学院所发展出来的一种类似「大富翁」的策略游戏。基于零售商、分销商、批发商和制造商的啤酒游戏模拟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需求变动后,整个供应链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啤酒游戏”的前提是几个角色互相是独立的,在游戏开始后上游厂商不知道下游厂商将要下订单的数量。下游厂商下订单后,它的相邻的上游厂商将有两周配送延迟。游戏中存在库存成本和缺货成本,并且缺货成本是库存成本的两倍,而游戏参与者需要通过控制自己的库存和订货量,使得自己所在的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最小。二、参加啤酒游戏实验心得在啤酒游戏中,我和另外一个同学扮演分销商,由于信息的封闭,我们所接触的信息只是每周下游批发商的订货量,并以此为依据再根据自己的预测像上游制造商下订单。估计是缺货成本是库存成本的2倍吧,我们的下游批发商订货量并不特别大的变动,在14至17周我的订货量是0,一是本身库存较多,而是下游批发商下的订货量少,由于我们的保守战略,订货量从总体上来说并无特别大的变动,实验完成的比较早,我们分销商没有缺货的现象,实验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游戏结束后,与本条供应链的其他厂商交流后发现,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物流系统各环节相互分割,只能从自身利益着眼,保证自身的成本最小化,因此会出现订单数量特别大或者数量骤减的现象,这样剧烈的动荡,势必使整个系统处于不良的运作状态。整个供应链核心在于供应链厂商之间必须高度协作,才能整体上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收益。各个厂商如果仅仅为自身利益进行决策,不重视整个供应链上下游的整体价值,则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低下,各厂商利益受损。游戏中,整个供应链是由四部分构成的即制造商、批发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由于信息不对称,各个节点的库存和需求信息无法得到共享,每个部门只能按照订单变化的情况随时调整第1页共2页自己的订货量或生产量。由于商品配送需要延迟两周的时间,随着市场的变化和定单向供应链上游移动,订货的数量不断加大,在每一环节都尽力消除缺货成本的同时,库存成本却快速增加。在供应链的上游,供货商为满足下一级的需求,不得不保持较高的库存水平,导致成本增加,使得链上所有商家蒙受了损失。由于订货要两周才能送达,信息不对称导致各个厂商缺乏准确的需求分析,因此订货水平非常不平稳。批发商及制造商无法接触到消费者,因此无法预测到下游客户的需求量。供应链上的信息流是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即生产商传递的,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导致库存总量和缺货总量的增多,从而导致了需求信息变异不断增大。三、实验结果啤酒游戏验证的是“牛鞭效应”这个现象。游戏结束后,我们各自填出自己的记录表,并绘制出库存~缺货折线图和需求预测量折线图,由于没有缺货成本,我们的总成本数值和总库存量一致。实验的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后来的时候我们重新做了一次,第二次的实验数据波动比较大,不仅有很高的库存还有很多的缺货,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做到20周的时候就没有做下去,实验数据采取的是第一次的数据,希望以后的实验会做的更好。第2页共2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啤酒游戏实验心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