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年屠宰行业管理工作计划 澳大利亚、新西兰屠宰行业发展 对我国的启示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 澳大利亚、新西兰高度重视肉品质量安全和行业发展,确立了国际化的市场战略,建立了现代化的物流配送手段,技术设施先进,自动化程度高,质量控制、卫生标准、检验检疫等要求严格,在推动行业发展和监管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对我国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一、澳大利亚、新西兰屠宰行业发展及管理的几个特点 (一)健全的法律和标准体系。澳大利亚肉品加工立法较早,近年来又根据行业发展情况不断充实完善,并出台相应的配套标准,建立了严密的管理制度。为保障食品安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制定了《进口食品控制法》、《出口食品控制法》、《肉及肉制品出口条例》等法律法规,各州出台了食品法和健康法等地方法律,对包括肉类在内的食品加工作出了明确规定。为规范企业工作流程,澳大利亚还出台了强制性的《澳大利亚食用肉类及肉制品生产和运输卫生标准》。新西兰政府近年来制定了《食品法》、《动物产品法》等基本法律及配套标准,在引导屠宰行业健康发展、推动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新西兰在世界肉类食品生产的法 1 规、标准、工艺等领域占据了领先位置。自 20 世纪 90 年代起,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开始食品领域的合作,联合成立了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局(简称 fsanz),制定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统一的食品标准《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法典》,对初级农产品加工、包装及销售等全部食品供应环节作了明确规定。 (二)清晰的分工及责任体系。作为联邦制国家,澳大利亚的食品管理工作分为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两个层面。联邦层面,联邦农林渔业部负责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市场及进出口管理,其下设检验检疫局专门负责进出口农产品的检验检疫政策和技术措施的监督执行。州级政府层面,基础产业部负责州内农业、渔业、矿业等基础产业的生产指导和贸易安全,食品安全局负责农产品从收获到消费的全过程安全监管,健康部负责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时开展健康调查。《宪法》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的职责分工,联邦政府负责制定食品管理的法律和标准,州政府根据联邦法律、标准制定具体实施规定,并负责日常食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及法律的实施。这种独具特色的管理体制,充分考虑了各州的实际情况,给各州政府一定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同时也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职责,减少了职能交叉,强化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 2002 年以前,新西兰有两个部门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