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日铸茶——白云深处茶歌飞一个周末,我们乘车向东行进,逃离城市的喧闹,沿途载歌载笑,来到浙江绍兴茶区,这里因茶闻名遐迩,远离尘嚣。盘山的道路如同玉带环抱了我们内心久违的青山绿水,映入眼帘的田园农舍让我们情不自禁朗诵起陶潜的诗歌。闻到深山里清新的空气,听到轻声呼喊着的风,宛如无形的墙那边另一个世外桃源。车子一路奔驰,颠簸,到达林场后,茶厂的主人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中等身材,皮肤黝黑,主人引导屋里坐下,一杯清茶就递了过来,捧在手里,随着茶叶渐渐在玻璃茶杯中沉沉浮浮,少顷屋内便溢满茶香。这茶是纯净的绿色,细细的小绒毛在水中荡漾,布满整个空间。这与我在家里端起杯子就一阵豪饮截然不同。而此次我们邂逅这一杯山顶的茶,透过这水与茶进行心灵的对话,静静的冥想着,细细观察它的成色,看着他在杯中舒展身姿,翩翩起舞,轻抿一口,有微甜化于口中,家里即便有同样的茶,也无法拥有这样的心情。茶场在一个幽静的山谷里,可以看到一些白色的巨石,点缀在一排排修剪得像“大蘑菇”的茶树中间,在茶树的海洋里,三三两两地聚集着那些勤劳的采茶人,她们戴着草帽,背着竹篓,穿着朴素的衣服,筛选着她们觉得钟意的嫩叶,她们中间有中年的妇女,还有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尽管年龄不一样,却拥有相同摸样的手,深褐色的满是老茧的手,骨节粗大的青筋凸出的手,令人不禁想起梵高的《吃土豆的农人》。看她们专注的神态,颇有几分米勒的《拾穗者》的风范。这茶之所以如此香甜,是因为她们细心选出最嫩最新的叶子;这茶之所以微微苦涩,是因为这里面有她们的心血与灵魂。冒着烈日,她们一片一片采集,然后,一片一片筛选,日以继夜,从中也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绍兴人特有的勤劳、俭朴的精神,更令我体会到每一片茶叶都是那样的弥足珍贵的。如果我们也如此这般去生活该多好,不论工作多么忙碌,仍然有一个避静之所,种植自己的“茶叶”,细致的杀虫、除草、采摘,过程是辛苦的,但是经过悉心经营,会使生活更有色彩,更具品质。第1页共12页行走在低矮的茶树中间,山谷里雾气升腾,湿润的空气令肺叶十分地舒畅,一览无遗的绿色美景让我顿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觉,山谷的边上是一道悬崖,立在石头上向下望去,底下是一条蜿蜒的河流,这河流静静地流淌着,如同人的生命,无需留念险滩的激情,也无需害怕干涸的孤独,只需义无反顾,勇敢前行,只因这流淌而美丽。登高方知平原美,所以要想看清低处的沟壑与桑田,我还需前行。在茶树的映照下,小河也充满了童话的美丽。绿色的舞台还在上演着动人的“采茶舞”,四周弥漫的野花的芬芳和茶叶的清香阵阵袭来。白云深处茶歌飞,又是一年好时节,我的心沉醉在春茶悠悠的淡香中,沉醉在茶场主人浓浓的情谊里,沉醉在""..(XX市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中文0902班杨必正)第二篇:平水日铸茶——考察平水日铸岭古道XX县区茶文化研究会考察平水日铸岭古道西湖龙井资讯平台4月14日讯:4月12日,绍兴平水镇日铸岭古道两旁春花烂漫,一群特殊的游客在这里走走看看,不时交流讨论着。原来他们是专程前来古道考察的茶文化研究会会员。XX县区茶文化研究会自20XX年7月成立后,深入开展茶文化的挖掘和研究工作。在做好有关绍兴茶文化资料征集的同时,研究会发现日铸岭古道作为江南的“茶马古道”颇有开发保护价值,于是组织会员们实地考察。上午9时左右,会员们从梅园村步行出发,向日铸岭方向行进。步行在长着杂草的鹅卵石古道上,看着周边茂密葱郁的山林,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路上,鸟鸣啾啾,溪流淙淙,庙宇、石桥、凉亭、老树等遗存一一出现在会员们的眼前,第2页共12页无声地诉说着悠长的故事。“想不到XX县区还有这么一条历史文化古道,实在太宝贵了。”第一次探访古道的文史专家王云根深有感触地说。1个多小时的步行,会员们到达了平王公路顶部,稍事休憩后,又马不停蹄,走访了祝家村的古枫群和御茶湾、宋家店村的古银杏、王化村的王化庙和百年老客栈新瑞兴台门。经过2个多小时的实地踏看,会员们对这条曾远接台州、温州等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茶马古道”有了新的认识。带队的XX县区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李杏芬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