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陶瓷常见缺陷分析 一、 斑点 铜斑:斑点是绿色,绿点中心色泽较深,一个或几个独立存在,直径一般在 2 -5 ㎜之间。 铁斑:斑点是黑色或棕裼色,在釉面分布不均,直径一般在 0 .3 -1 .5 ㎜之间. 1 、产生原因: (1 ) 坯、料中含有或混入铜,铁屑等杂质。 (2 ) 坯、釉加工过程中因机械磨损而混入铜屑或铁屑。 (3 ) 坯、釉料加工的储存场地设施卫生欠佳,混入铜质、铁屑。 (4 ) 坯、釉浆除铁时,因过筛设备或工艺失控,铁质示除净。 (5 ) 喷釉时压缩空气不干净,带入杂质,抹坯不干净。 (6 ) 入窑前半成品表面未吹干净。 (7 ) 燃料含硫量过高。 2 、 解决方法 (1 ) 进行原料精选,清洗,注意除净含铜,铁杂质料块。 (2 ) 改善原料堆放,加工场地的设备和管理,加强铜件、铁件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3 ) 完善坯、釉浆的除铁过筛工艺。 (4 ) 净化前吹净半成品的表面。 (5 ) 采用含硫低的燃料或射含硫量高和原料进行清硫。 二、 棕眼 棕眼是指在成品釉下层的坯体上,直径在 1 .5 ㎜以上的无釉孔小孔。 1 、产生原因: (1 ) 原料中有机物含量过高。 (2 ) 原料处理贮存不当,至使坯体的密度降低。 (3 ) 泥浆真空脱气不完全。 (4 ) 模具含水量过大,对泥浆的吸水率下降,使坯体的密度降低。 (5) 成型时注浆速度过快,返工时未擦好坯体表面。 (6) 施釉时未将坯底上的灰尘抹干净。 2、解决方法: (1) 进行原料精选。 (2) 避免泥浆过热(一般在 25。C 以下)。 (3) 完善泥浆的真空处理设施。 (4) 控制好模具的含水量,模具过湿时应停用。 (5) 调整度控制好注浆速度,返工时擦好坯体表面。 (6) 施釉时应将坯体表面擦干净。 三、 脏 釉脏:釉面的异物带有釉。 坯脏:釉面的异物颗粒较大,与坯的颜色相同。 风尘脏:釉面落上尘土,烧成后量暗红色,摸上去较粗糙的密集小斑点(0.3㎜) 四、产生原因: (1) 釉浆中混入了杂质,施釉时杂质落在釉面上,施釉前坯体表面吹不干净。 (2) 装车时半成品表面的脏物,尘埃未吹干净。 (3) 装车时窑具清扫不干净或操作不当,使窑具的颗粒或杂质落在产品上。 (4) 匣钵或窑具破损烧成时有杂物从其缝隙进入。 (5) 裸烧时,窑顶或风管有脏物落到产品上。 2、解决方法: (1) 保持釉浆贮存场地和设施清洁,施釉清洁,施釉前釉浆要过细筛,防止漫筛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