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练习题一、读懂文意边诵读边完成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1.三十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共一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当其无.(车毂的中空处),有车之用.(功用)。埏.(揉和)埴.(黏土)以为器.(陶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门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2.企(踮起脚)者不立(不能久立),跨(阔步行走)者不行,自见(偏执己见)者不明,自是(以……为是)者不彰(彰显),自伐(夸耀)者无功,自矜(夸耀)者不长(长久)。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赘瘤)行(同“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为,做)。(第二十四章)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强劲奋进)者有志(意志)。不失其所(地方、位置,指立身之地)者久,死而不亡(不朽)者寿(长寿)。(第三十三章)4.其(代指后面动词所涉及的对象)安(安稳)易持(持守),其未兆(显露迹象)易谋(解决),其脆(脆弱)易泮(同“判”,分离),其微(细微)易散(散失)。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细小的萌芽);九层之台,起于累(同“蔂”,土筐)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接近)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以……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以……为学)不学,复(弥补,补救)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二、语言理解与积累翻译下列句子。1.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译文:答案所以,有了它们(车子、器皿、房屋)给人带来便利,但恰恰依靠“无”才使它们发挥了作用。(要点:准确译出“有”与“无”的关系,不能译为无内容硬联系的并列句子)2.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译文:答案要在事情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把它做好,要在混乱还没有产生的时候把它治理好。(要点:未有、未乱)三、重点理解 1.选文第十一章是如何说明“有”和“无”的关系的?你如何看待?答案选文第十一章很巧妙地说明了“有”和“无”的辩证关系。“车”“器”“室”都有空的那一面,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它们的作用。如果是实的,还有什么功用呢?老子作出结论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认为“车”“器”“室”等是“有”和“无”的辩证统一,这是对的;但是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