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发动机再制造

发动机再制造_第1页
1/9
发动机再制造_第2页
2/9
发动机再制造_第3页
3/9
潍柴再制造之路:以集团用户带动散户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及《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或制定,国家政策对再制造的扶持力度加大,也给再制造企业提供了肥沃的生长土壤。尽管如此,在再制造行业内,却仍然面临着原料回收环节复杂、用户认知有偏差的问题。记者在上海车展期间见到了潍柴动力(潍坊)再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峰,李总告诉记者从 2008年潍柴再制造公司成立到现在,尽管面对重重困难,但潍柴再制造仍是在原料回收环节上探索出了一条有效之路。 潍柴动力(潍坊)再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峰 潍柴再制造回收曲折之路:认知与检测双重问题 李峰告诉记者,潍柴再制造有限公司在 2010年加工线和装配线投入使用到现在投产的一年时间里,也同样面临着回收难的问题: 一、 用户对回收发动机认知不高 潍柴各地维修站回收的发动机上报给工厂时,往往发现发动机并不符合再制造标准,面临回收的发动机无法使用,经过调查发现,用户普遍认为只有发动机损坏非常严重或者使用时间非常长了才愿意把发动机卖给维修站,李峰表示,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当发动机使用时间过长或者损坏过严重时,与用户而言,维修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运营效率也下降,反而不利于司机的正常运输。 潍柴再制造发动机 二、 服务站对检测再制造标准掌握不一 李峰同时还提到,由于检测发动机是否符合再制造生产要求相对严格与复杂,要让潍柴的每个维修站都掌握这套标准目前还有难度,因此也导致维修站回收发动机环节上把控不严,缺乏对标准的正确判断,也使部分维修站人员在与用户沟通过程中,自身都不了解哪种发动机可以再回收。 潍柴再制造探索之路:培训与引导同行并走 针对这些问题,潍柴再制造有限公司及时制定方针政策,总结经验教训。李峰提到,在潍柴全国的36个服务中心和 3800家维修站中,再制造公司组织专门的培训工作,对回收发动机标准做出了易操作的标准,如对发动机的缸体、气缸盖等都做了不同的检测标准,方便各地维修站人员检测,同时考虑到潍柴服务网络的庞大,还重点发展全国不同地区的500多家维修站进行专项培训,使他们对检测标准更细化,更精确,并且全国已有30家左右的维修站具备了跟再制造厂同样的检测能力。通过这种方法,目前回收的发动机符合再制造要求大幅得以提高。 让公司各地维修人员提高鉴定能力对于企业而言相对容易操作,可如何让用户自觉自发地把发动机卖给维修站呢?潍柴再制造有限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发动机再制造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