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Mg2NiH4+LiAlH4 复合体系储氢性能讨论的开题报告题目:Mg2NiH4+LiAlH4 复合体系储氢性能讨论背景: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寻求一种高效、可存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已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氢能作为最洁净的能源之一备受瞩目。然而,氢气本身是一种高能物质,除了成本高、存储难等基础问题外,其安全性也是存储氢气一直以来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因此,探讨高能合金和化合物在储氢领域的应用讨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讨论内容:本讨论将探讨 Mg2NiH4 和 LiAlH4 两种储氢材料的复合体系,综合讨论其储氢性能。具体讨论内容包括:1. 利用 XRD 等方法对材料的物相结构进行表征,初步分析复合体系材料的晶体结构、成分和纯度等性质。2. 采纳 TG 分析法讨论复合体系与单一材料在热力学上的差异,分析其热稳定性和热分解特征。3. 使用 TG-MS 联用技术讨论复合体系的氢气放出量和释放速率,同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探究。4. 采纳循环充放电测试法考察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及其循环稳定性,分析循环过程中全部释放氢气和返还的氢气含量。讨论意义:该讨论将对复合储氢体系的配比计算、稳定性分析和储氢性能的评价提出理论指导建议和实验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讨论价值。同时,该讨论还可为深化理解等重金属氢化物的储氢机制和材料性能做出一定的贡献。预期结果:通过系统的讨论,本讨论预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 探讨 Mg2NiH4 和 LiAlH4 组成的复合体系的最优配比比例,以达到较好的储氢效果。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 了解复合储氢体系的热分解机制和热稳定性,为材料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3. 讨论复合体系在热力学条件下的储氢性能,包括储氢速率、放氢温度、驱动力等指标的优化。4. 构建稳定的循环充放电系统,对长周期循环下的储氢性能变化进行探究。参考文献:1. J. Hu, J. Cheng, D. Sun et al. “In-Situ LiBH4 Formation in the LiBH4-LiCl System for Hydrogen Storage” J. Phys. Chem. C. 2024, 113, 4153-4156.2. O. Delgado-Aguilar, O. L. Ferreira-Junior, M. T. R. P. de Paula et al. “A Study on the Hydrogen Desorption of Ball Milled Mg2Ni Alloy by Thermal Analysis Techniques”. J. Phys. Chem. A. 2024, 116, 1952-1959.3. M. H. Hu, C. Y. Chen, C. W. Hsu and C. Y. Wu. “Study on the Decomposition and Hydrogen Storage of the LiAlH4-LiBH4 System”. J. Alloys Compd. 2024, 509, 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