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信贷资金风险及防范摘要。一直以来,企业集团以特有的规模优势成为金融机构的重点营销对象。随着国家环境治理及淘汰过剩产能政策的逐步落实,企业集团信贷风险状况有何新发展。为了解这一情况,人民银行鹿泉支行对辖区某企业集团信贷风险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企业集团信贷风险日益凸显,须引以关注。关键词:企业集团;信贷;风险一、企业集团信贷风险分析(一)集团独特的组织形式、运作方式引发信贷决策风险与一般企业相比,企业集团具有跨行业、跨地区等特点,集团内部大多数企业以独立法人形式存在,成员之间投资关系、利益关系、亲属关系较为复杂,且存在各种较为隐蔽的影响或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企业集团的真实经营与风险状况。以XX市鹿泉区某企业集团为例,目前该集团公司下设水泥有限公司、纸业有限公司等20多家子公司,形成了水泥、造纸、精密铸造、电解铝、热电等五大行业为主,兼及农业、建筑业、饮食服务、商贸等行业的产业格局,集团从业人员已达5300人。相对而言,金融机构没有专门的企业集团信贷管理办法,也没有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信贷管理方式相对滞后,要掌握企业集团整体真实状况难度很大,可能对信贷项目整体风险的判断产生失误。(二)集团授信总量难控制弱化了风险防范效果企业集团内部关联和控制关系复杂,金融机构授信管理侧重于在本单位申办贷款的成员企业,信贷信息相对封闭,单个金融机构欲掌握企业集团整体信用和信贷情况难度很大,不易准确掌握和控制企业集团授信总量,埋下过度融资的风险隐患。据统计,截至20XX年6月末,鹿泉某企业集团贷款涉及19家金融机构,且多家金融机构为域外机构,贷款总额17.04亿元。单个金融机构只掌握自身贷款情况,很难了解到金融机构对该企业集团的总体授信情况。(三)集团“三查”制度难落实致使风险管控流于形式一是企业财务报表不实,有些科目核算内容不规范。如某第1页共5页成员企业“长期投资”核算内容为该企业在集团的存放款项,“长期应付款”核算内容为该企业借用集团款项。企业财务报表是金融机构审批贷款的重要依据,报表不实使得贷款“三查”成效大打折扣。二是贷款实际用途难掌握,存在承贷人和用贷人主体不统一问题。企业集团对财务实行统一调度,关联企业间抽调资金、无偿调拨固定资产行为比较普遍,而贷款融资则由成员企业分头承担。三是企业集团及关联企业通过成员企业分散融资,一旦某成员企业发生债务纠纷,其他关联成员不可避免受到牵连。受上述因素影响,金融机构了解承贷人实际使用贷款情况的难度成倍增加,为企业集团悬空金融债务或逃废债务埋下隐患。(四)集团信贷风险易引发关联风险首先,企业集团成员企业贷款方式主要是连环担保,担保与被担保企业均为集团内成员。据不完全统计,某企业集团成员之间连环担保贷款占集团贷款总额的高达90%以上。一旦某个成员企业或某几个成员企业到期不能偿还债务,金融企业依法向担保企业追偿贷款,则有可能引发成员企业间的链锁反应。其次,企业集团大多对当地经济影响较大,他们非常注重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如果金融机构在追偿贷款时受到行政干预,则追偿阻力更大。再次,企业集团贷款大多分布在多家金融机构,当在其中一家出现不良贷款时,征信系统就会形成不良记录,进而影响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正常运行。(五)集团财务管理服务方式潜在监管风险据调查,某企业集团存在如下财务管理服务方式。一是为成员企业担保。采用成员企业相互担保或由集团为成员企业提供担保的方式获取贷款。二是成员企业之间借款。借款一般反映在“应收款”、“其他应收款”科目中。三是通过银行以委托贷款等方式向成员企业提供借款。企业集团不是法定金融机构,不向当地金融监管部门报送相关报表和资料,也不受资产负债比例等监管指标约束。集团财务管理服务行为属集团财务公司业务范围,是金融风险监管和控制的盲点,蕴含一定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二、防范化解企业集团信贷风险的建议第2页共5页(一)加强法制和制度建设一是将企业集团纳入金融监管监控体系,明确企业集团向金融监管部门、人民银行提供相关报表、资料的责任和义务;完善金融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