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与发电 发电能源构成 composition of energy for electricity generation 在发电能源消耗总量中各类能源消费量所占的比重。目前世界上用于发电的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水能,还有少量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等。发电能源的构成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如核能作为发电能源,是在核技术被人类掌握,并在发电领域中成熟应用的结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用于发电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逐步得到应用。 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资源、地理环境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情况不同,发电能源构成有很大的差异。加拿大、挪威、瑞士等国以水电为主;俄罗斯、日本等国以燃油、燃天然气电站为主;法国以核电为主;美国、德国、印度和中国以燃煤电站为主。 中国的发电能源以煤为主,其次是水能,核电的比重很小,2003年全国总发电量中,火电占 82.9%,水电占 14.8%,核电只占 2.3%。中国各地区的发电能源结构也不尽相同,主要受各地区一次能源的制约,过去水能作为发电能源多为就地利用,所以华北、华东、东北水能资源较少,水电比重较低;西南、中南、西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水电比重较高。中国近年来实施西部大开发,正在加快西部地区的水电开发,实行“西电东送”,中国在 21世纪上半叶有可能使发电能源结构中的水电比重有所增加。 电力弹性系数 electric power elasticity factor 电力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比率。是观察一个时期内电力与国民经济发展适应程度的重要指标。 计算式为: 电力弹性系数=电力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电力弹性系数分为电力生产弹性系数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前者采用发电量的增长速度,后者采用用电量的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可根据研究的需要,采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或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 电作为优质能源,使各用能部门对电力的需求快于对其他能源品种需求的增长。因此,在国民经济电气化的初期,电力工业的增长速度一般高于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高于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表现为电力弹性系数大于1;但是到了国民经济电气化后期,由于节能节电技术的发展和工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了电力弹性系数小于1的情况。 西电东送 West-East Power Transmission 中国为合理利用能源资源、电力工业的合理配置和实现西部大开发所采取的电力开发战略措施。在西部和中部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发电站向东部能源资源缺乏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