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菌种:产黄青霉H 一110 ;培养基:发酵培养基,一玉米浆,磷酸二氢钾,碳酸钙,麸质粉,葡萄糖。将长好的种子移入5m。自动发酵罐。发酵过程各参数控制:PH 值6.0~6.5,空气流量6L/min,转速300r/min,培养温度25℃ ,单糖浓度46.8%,发酵全过程采用控制补料。从 60 小时带放后每 4 小时补加一次玉米浆,每次补入35ml 直到放罐。发酵单位测定是利用高压液相色谱仪用外标法测定。 发酵培养:种子培养基移入发酵罐后(接种量为:1O%),培养温度维持在 26℃,通气率为 Ivvm, 罐顶压力 0.06Mpa,用 4mol/LN aoH 和 1mol/L H2SO4 维持 PH6.5 左右。 江西东风发酵培养基:黄豆粉1.5%,棉籽粉2%,花生粉3%,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铵 1%,碳酸钙0.15%,葡萄糖0.30%,苯氧乙酸0.57%,硫酸钠 0.54%,发酵菌种:产黄青霉,发酵周期 140 小时。 种子培养阶段通风 1:0.5/min. 头孢菌素发酵参考环境:5~100 吨罐,搅拌转速115 转/分,罐压 0.5 公斤,最高通风量1:1/分,pH 在 7 左右,(1)种子培养基:玉米浆、蔗糖、葡萄糖、DL 一蛋氨酸、豆油、CaCO3,pH:6.5 ~6.6 。(2) 发酵培养基:玉米浆、 淀 粉、 糊 精 、 蛋 氨 酸、 葡萄糖、 豆 油 、 CaCO3, MgSO4,(NH4)2S04,FeSO4,MnSO4,ZnSO4,CuSO4,pH:6.0~6.1。发酵菌种采用顶头孢霉,周期 150 小时 推荐产品:DF8005K。 螺旋霉素发酵参考环境:5~100 吨罐,搅拌转速115 转/分,罐压 0.5 公斤,最高通风量1:1/分,pH 在 7 左右,培养基主要成分为?,发酵菌种采用螺旋霉素链霉菌,发酵周期 130 小时左右。根据螺旋霉素生物合成的研究结果, 短链脂肪酸是合成螺旋霉素的前体,结果发现在发酵培养48h 后添加 O.5%浓度的乙醇, 能够提高其发酵效价 1O%左右(表 2) 加入豆油能较大幅度地提高螺旋霉素的发酵效价。在培养48 h 时加入较在基础料中加入更能提高螺旋霉素发酵效价,豆油的浓度以 1%为好。 推荐产品:DF6000K。用量万分之一以下。 新霉素发酵参考环境:5~100 吨罐,搅拌转速115 转/分,罐压 0.5 公斤,最高通风量1:1/分,pH 在 7 左右,培养基主要成分为热榨的黄豆饼粉,广东的酵母粉,福建的蛋白胨,发酵菌种采用?菌,发酵周期 130 小时左右。 推荐产品:DF6000K。在新霉素发酵过程中,需不断补充碳源(糖)和氮源(硫酸铵)。若一次补人的糖量太多且供气不足时,碳源氧化不完全,会导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