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学重点纲要 分为:数据类 设计类 基础理论类 数字类 第一章:修复前检查和准备: 病史采集:主诉 系统病史(全身因素) 家族病史 专科病史 (重点)开口度:3.7-4.5 开口型:下颌偏向向下向后 下颌侧方运动最大值12MM 牙周检查:6 个部位 牙齿松动3 度(基牙选择:固定义齿小于一度 牙槽骨吸收1/3 活动义齿 2度 牙槽骨吸收2/3) 缺牙期:拔牙后1 个月可做活动义齿 3 个月做全口义齿和固定义齿修复 即可义齿1-2 周后做义齿重衬或重新制造。口内重衬自凝塑料在拉丝期进行重衬 热凝充填用面团期。 无牙颌检查:上颌牙槽迹吸收向上向内 下颌吸收向下向外 口腔黏膜:瘢痕 溃疡 舌体组织 唾液分泌量和分泌情况(分泌量适中,粘稠度大) 最可靠的上下颌位记录:拔牙前记录 临床牙冠:暴漏与口腔的称谓临床牙冠 外科处理:一般处理:急性炎症 不良修复体 修复龋病和牙周病 口腔软组织:不良修复体首先应停用 有瘢痕者应切除后一周取模型重新制做义齿 牙槽骨:骨突在拔牙后一个月进行修整 下颌隆突 额部隆突 上颌结节(如双侧时只手术一侧 另一侧固位) 牙槽迹重建术:60-70 年代自体骨移植(移植骨用髂(q ia)骨) 70 年代后用羟基磷灰石 第二章:牙体缺损: 修复体预备:1 去除病变组织做预防扩展(作用自洁防止继发龋 0 2 开辟空间 3 形态(抗力与固位)4 咬合关系和外观 5 磨改过长的对颌牙 6 设计注意微电流(疼痛为电击样 微痛) 牙体备牙:活髓牙预备应一次性预备完毕 修复体消毒:75%酒精 修复体牙龈组织健康:1 修复体牙龈缘之上 2MM 2 平齐易形成继发龋和龈缘炎 3 龈下为0.5MM 修复体抗力型和固位型 避免薄壁 辅助固位 固位原理:摩擦力(物体相对运动产生的力):增强修复体的固位 接触面越好摩擦力越大固位越强,聚合度2-5 度,电线角清楚,设计固位洞型(分类无片切固位) 粘着力(利用粘固剂):粘着力与粘着面积成正比 与厚度成反比。 调拌稠度:拉丝期最好。粘着面应清洁 干燥(高分子化合物用于全瓷牙。它的特点:不溶于唾液) 约束力(相互制约):省略 掌门没讲=。= 固位型 牙体缺损的修复方法: 嵌体 部分冠 全冠 桩核冠 固位由小到大排列为:嵌体 高嵌体 3/4 冠 全冠 桩核冠 各个修复体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洞型分类:颌面洞(鄂面窝缺损)为一类洞 邻颌面为二类 未损及切角为三类 损及切角为四类 牙颈部为五类 一.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