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口腔生物学复习 第一章 口腔微生物学 (名解) 生态系: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科学。 微生态学: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生态学。 生态连续:生物体栖息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的过程。 小生境(niches):生物生活、居住的微小范围的环境。小生境的种类、数目是决定在生境中生活的物种数的主要因子。生境或群落的结构愈复杂,其含有的生物种类愈多 极期群落(climax community):生物体(或细菌)栖息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的过程称生态延续,在一个小生境中延续演化组成多种多样复杂的生物群(菌群),环境条件趋于稳定,菌属数和组成的无明显改变,这种群体称极期群落。 口腔生态系:口腔正常菌丛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许多正常菌丛和其宿主之间呈动力的平衡状,这种平衡状态对于保持宿主的健康是重要的。 嗜温微生物:为在 25-37℃中适宜生长的微生物。 绝对厌氧菌:在无氧环境中发酵生长,氧可抑制或杀灭的细菌。 兼性厌氧菌:在合适的碳或其他能源存在时可在有氧或无氧中生长的细菌。 微嗜氧菌:这类细菌的生长需氧,但所需氧的浓度比正常低,对需氧菌生长合适的浓度,对这类细菌抑制。 牙菌斑(老概念):堆积在牙表面或其他硬的口腔结构上,不能被中度水喷冲去的细菌团块。 牙菌斑(新概念):在牙和修复体上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沉积物, 非白垢,它是能够容纳多种多样菌丛生存的生物膜。 生物膜(biofilm):牙面清洁后,唾液的一些成分会很快地吸附于其上而形成一层均匀无细胞的薄膜,厚度约 1~10um,龈缘区较厚而牙尖区较薄,成分大致与唾液相似,对细菌有选择性吸附能力。 点隙裂沟菌斑:存在于牙硬组织沟窝点隙内的菌斑。 附着性龈下菌斑:附着于牙根面或牙结石表面,可能系龈上菌斑在龈沟或牙周袋内的延续。 非附着性龈下菌斑:不附着于牙面或牙根面,却与结合上皮和龈沟上皮直接接触的菌斑。 固有菌丛(indigenous flora):包含常以高数量(大于 1%)存在于某个特殊部位上的菌属,如在龈上菌斑或舌表面。 增补菌丛(supplemental flora):包含常居的,但是以低数量(小于 1%)存在的菌属,当环境改变时可以成为固有菌。 暂时菌丛(transient flora):是指口腔中的过路细菌。 (填空) 口腔四个主要生态系:颊上皮生态系、舌背部生态系、龈上牙菌斑生态系、龈下牙菌斑生态系 口腔生态系影响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宿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