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十六 骨髓门 黄帝素问 生气通天论 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 注 内外阴阳调和,而邪弗能害。精气注于耳,血气注于目,邪不外淫,则耳目聪明,气立如故也。】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 注 大骨,肾腑也。过食咸则伤肾,故骨气劳伤。水邪盛则侮土,故肌肉短缩。水上凌心,故心气郁也。】 是故谨和五味,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 注 谨和五味,则骨正筋柔,而腠理以密,是阳气生于阴精,而为阴之外卫。故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知阴阳外内之道,无烦劳以伤其阳,节五味以养其阴,谨能调养如法,则阴阳和平而长有天命矣。】 六节脏象论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 注 冬令之时,阳气封闭,蛰虫深藏,肾主冬藏,故为蛰,封藏之本。盖蛰乃生动之物,以比生阳之气,至春一阳初生,而蛰虫复振矣。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液而藏之,故为精之处也。发乃血之余,血乃精之化,故其华在发。肾主骨,故其充在骨也。肾为阴脏,而有坎中之阳,故为阴中之少阴,而通于冬气,冬主水也。】 五脏生成篇 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 注 肾藏精而主髓,故所合在骨。发乃精血之余,故其荣在发。】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 注 多食甘,是土味太过而伤肾,则骨痛而发落矣。】 诸髓者,皆属于脑。 【 注 脑为精髓之海。】 五脏别论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 注 地主闭藏而上升,天主化施而下降,言人之脏腑形骸,应象天地阴阳之气。此六者,与传化之腑不同,故名曰奇恒之府。】 诊要经终论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绝 系 。绝 系 一 日 半 死 。其死 也,色 先 青 ,白 乃死 矣。 【 注 手 足 少阳经脉,皆循 于耳,经气绝 ,故耳聋也。少阳主骨,诸节皆属于骨,少阳气终,故百节皆纵。手 足 少阳之脉,皆至 目锐 眦 ,终则牵 引 于目,故目如 惊 而邪 视 也。绝 系 ,目系 绝 也。少阳属肾,肾藏志 ,系 绝 则志 先 绝 ,故一日 半 死 也。青 者,甲 木之气外脱也。白 者,三焦之荣内亡也。夫阳生于阴,色 生于气,是以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