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书信格式1 提称语 默认分类 2010-07-21 20:36:57 阅读13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提称语是附在称谓后面,提高称谓的词语。 提高称谓,也就是对收信人进行尊敬抬举的意思,如“希圣老师尊鉴:”,再如,运使学士阁下、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有些提称词除提高称谓外,还有请收信人查阅此信的意思,如“赐鉴”、“青鉴”等。 我国传统书信中的常用提称词很多,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与称谓的搭配。 在礼仪简化的现代生活中,提称词常常被省略。省略提称词后,在称谓下加冒号“:”,如“希圣老师:”。 这里对较常见的提称语做些解释。 足下 古时最迟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即表敬重,又示出对 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 鉴,即古代的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于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意。赐,上给予下叫赐。钧,古以钧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钧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于同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 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 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 给居丧者的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朴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2 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将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收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 阅 知 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