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制作流程 台湾专家的资料,感觉这篇文章很有实用性,摘抄过来保存,有空再琢磨仿造,有兴趣DIY 古琴的人可以参考的好资料. 斲琴顺序,备料第一 2 0 0 7 /4 /2 0 ,应邀往朝阳大学参加讲座主讲斲琴,制作流程照片将我做琴顺序走一遍,预计慢慢将公布总共七个单元的概况。 2 0 0 6 年三月,大溪复兴里宏成木业失火,取得于先预定制作神桌的美国香杉原木三根,得材约 1 2 0 片,台湾建筑现存最多 2 0 0 年,适合斲琴旧料难求,且往往太小不符使用,如以新材料在台湾取得来说,应该空前绝后了,数百度的高温将油份减到最低,跟霹雳琴赞所形容的雷亟木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朋友说可以人工仿造....当然可以,但是会损失三倍原料。此木料最大一根原直径 1 9 0 公分长 1 6 公尺,失火后外围碳化,能使用仅剩直径 1 0 0 公分长 1 0 公尺。 储放户外一年后,以手持式电锯开体 转4 5 度角削去两边 调整深度开沟 大型修边机是好用的利器 也可以这样用,楼梯扶手的边沟就是这样制作的 木料到手,在确认稳定不变形后,应该即刻全部处理 目的是加速储放的老化速度,老化的最终即是碳化过程,木质中有油,胶脂,醣,细胞水,自由水,人工干燥处理仅能使水的部分控制,对老化帮助不大。 斲琴顺序,开体第二 . 先制作精确标准底板,因为面板需要以底板为度量依据。 先检查木料干燥度,以台湾天气来说,介于1 0 -1 2 度最洽当,木料之所以变形,是跟周围环境的相对变化。 即使同一个地方储放,湿度有时会差别得惊人,上下两张照片就是邻近两片琴材测得的结果。所以经验值在这方面一点用也没有,还是信任机器吧,即使经过训练,人的手到 1 8 度以下就摸不出来了。如果木料湿度超过 1 3 度千万别动手,保证变形 画线 手持线锯机开体 三种尺寸刨刀与毛锉,修整内外 将木料作成云板,调整画出 1 .2 公分间距 小工具大作用 制作出对称弧形板,依照排列刨至服贴 每15CM 放一块 不要忽略6-11 徽2m m m 凹陷,避免弦的重量加上摆幅造成打弦煞音。还有岳山 1.5cm 的低头。 斲琴-配件第三 . 配件部分示范的是发音配件-龙龈岳山 记得弧形标准版吗,先将岳山处修至完全服贴,并用标准板画在岳山木料上 我用的机器是一台美金 160 的桌上线切割机,岳山厚度 1.2cm 先确定岳山完全服贴 接着介绍小修边机,用直刨花刀头可以开沟 开出1.2cm 深度的深沟,要求完全密合 埋入后有低于琴面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