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设备维修模式1•维修方式的概念维修是为使装备保持、恢复到或改善其规定技术状态所进行的全部活动。而装备维修方式是对装备及其部件维修时机的控制形式。也就是说,对维修时机的掌握是通过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实现的。按维修的目的与时机,可以把维修划分成不同的维修方式。例如,修复性维修是一种维修方式,其维修的时机是在装备发生功能故障之后,维修的目的是排除故障,使装备恢复到规定的技术状态。关于维修方式的内涵定义目前比较统一,而关于维修方式的分类(外延)目前争议较大,本文后面将专门对此进行讨论。在实践中,与维修方式相关的还有维修制度与维修体制两个概念。维修制度是指在一定维修思想(理论)指导下,制订出的维修应共同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它包括维修计划、维修类别、维修方式、维修等级、维修组织、维修考核指标体系等。例如,我军以前实行的是“定时维修制度”,现在实行的是“定时维修与视情维修相结合的制度”,这里的“制度”是指的维修制度;地方工业部门常用〃计划预防维修制”、“预防维修制”等说法,这里的“制”也是指维修制度。可见,虽然维修制度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很大的概念,但在实践中使用这个概念时,其内涵和夕卜延都很小,主要是指采用什么样的维修方式或它们的组合进行维修的制度。维修体制在部队中有明确的定义。《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对维修体制定义为:装备维修管理和维修作业体系及其制度的总称,主要包括装备维修的组织机构、职责权限和任务划分等。维修体制从组织上保证维修管理及各项技术措施的实现。地方工业部门对维修体制一词没有严格的定义,但经常被使用。也有的文献中也经常把“预防维修制”说成“预防维修体制”,显然这里的维修体制实际上指的是维修制度。再如,也有文献中称的改善维修、事后维修、视情维修、状态维修、定期维修等"五种维修体制”,这里的维修体制其实是指维修方式,不是维修体制。由此可见,地方工业部门对“维修体制”一词的用法欠妥当。《简明社会科学词典》将〃体制”释义为"关于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统称”。可见,部队对“维修体制”一词的定义和使用更为科学。2•与维修方式有关的维修基本概念辨析2.1 事后维修.故障后维修.改进性维修.修复性维修.改善性维修.预防性维修事后维修和故障后维修(BreakdownMaintenance)是同一个概念,只是翻译的不同,是指装备发生故障后再进行维修的一种维修方式,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