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后制动支架铸造工艺设计

后制动支架铸造工艺设计_第1页
1/20
后制动支架铸造工艺设计_第2页
2/20
后制动支架铸造工艺设计_第3页
3/20
设计说明书目录 一、零件铸造工艺要求和特点 1.1.零件的生产条件、结构及技术要求 1.2.零件的铸造工艺性 二、零件铸造工艺方案 2.1造型,造芯方法的选择 2.2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确定 三、铸造工艺参数设计 3.1铸件尺寸公差 3.2机械加工余量 3.3最小铸出孔和槽 3.4 拔模斜度 3.5铸造收缩率 3.6其他工艺参数设计 四、砂芯设计 4.1芯头的设计 4.2压环、防压环和集砂槽芯头结构 4.3芯骨设计 五.浇注系统设计 5.1浇注系统类型的选择 5.2铸件重量 5.3浇注时间 5.4静压头的计算 5.5浇注系统各组元截面面积的计算 5.6直浇道窝的设计 5.7浇口杯的设计 5.8校核最小压力头 5.9工艺出品率 5.10.砂箱尺寸及造型机选择 六、模板模样设计绘制模板装配图 6.1.设计原则 6.2.模板模具设计 6.2.1选择模板类型、结构 6.2.2设计模底板、材料、结构尺寸及定位销,销耳尺寸 6.2.3设计金属模样结构及尺寸 6.2.4模样在底板上的装配,布置、定位、紧固 6.2.5模底板、砂箱定位装置 6.2.6模底板的搬运结构 6.2.7模底板在造型机上的安装 6.2.8浇道在模底板上的装配 七、设计绘制芯盒装配图 7.1芯盒材料的选择 7.2芯盒分盒面的设计 7.3芯盒内腔尺寸的确定 7.4芯盒的壁厚 7.5芯盒的边缘及防磨片 7.6芯盒的定位与夹紧 7.7金属芯盒的尺寸偏差 7.7芯盒的搬运 八、铸件缺陷分析与解决方案 九、参考文献 一、零件铸造工艺要求和特点 1.零件的生产条件、结构及技术要求  零件名称:后制动支架  零件生产批量:成批生产  零件材质:灰铸铁(HT200)  零件的外型示意图如图 1所示,支架的零件图如图 2所示,支座的外形轮廓尺寸为 365mm280mm138mm,主要壁厚 15mm,最小壁厚 11mm,最大壁厚 32mm,为一小型铸件;铸件除满足几何尺寸精度及材质方面的要求外,无其他特殊技术要求。 图 1 后制动支架外形示意图 图 2 后制动支架零件图 2.零件的铸造工艺性 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是指零件的结构应符合铸造生产的要求,易于保证铸件品质,简化铸件工艺过程和降低成本。审查、分析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铸件应有合适的壁厚,为了避免浇不到、冷隔等缺陷,铸件不应太薄。 (2)铸件结构不应造成严重的收缩阻碍,注意薄壁过渡和圆角 铸件薄厚壁的相接拐弯等厚度的壁与壁的各种交接,都应采取逐渐过渡和转变的形式,并应使用较大的圆角相连接,避免因应力集中导致裂纹缺陷。 (3)壁厚力求均匀,减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后制动支架铸造工艺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