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服装风格解析 原创陆佳佳 2 0 1 2 -7 -1 6 一、 哥特式艺术风格概述 公元 12 世纪以来,由于建筑技术的精进,造就了大量哥特式教堂的诞生,其中最著名的就属巴黎的圣母院大教堂(NotreDame)。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哥特式艺术风格成为封建社会大发展的产物。当然,哥特式风格也不仅止于建筑,诸如雕刻、玻璃制品、装饰品和彩缯图稿等等,都深受影响,这类艺术创作从 12 世纪中到 16 世纪初一直绵延不断。在服装产业方面。城市的发展使西欧服饰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衣服和材料复杂化了,妇女也开始参与服装业有关的各种行业。分工细了起来,出现了花边装饰、发饰制作、裁剪和成衣、毛皮缝纫、皮带扣和饰针制作、染色业、鞋类加工和手套制作等等专业部门。服饰也开始趋向更为复杂和精细。文艺复兴时期为了区分中世纪时期(MiddleAges:公元 5~ 公元 15 世纪)的艺术风格,公元 12~ 公元 15 世纪的这个时代被称为“哥特时代(GothicAge)”。 中世纪欧洲在 12 至 15 世纪达到鼎盛,其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其思想、文化和艺术也达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通常被称为“哥特式”风格。 Gothic 作为名词,只能指称哥特式建筑和哥特式字体。但作为形容词加在艺术或时装之前,就可以指称哥特式艺术或哥特式时装。在 20 世纪的最后几年中,这个词在时装报刊上出现的频率也非常之局。哥特式艺术是一种浪漫型的艺术。 所以,哥特式时装可视为当下正流行的新浪漫主义时装的一个分支。在中国服装界,哥特式这个词更多地被学院派人士所引用。 二、哥特式服饰诠释 哥特式服饰是指受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服装文化。哥特服装风格主要体现为高高的冠戴、尖头的鞋、衣襟下端呈尖形和锯齿等锐角的感觉。而织物或服装表现出来的富于光泽和鲜明的色调是与哥特式教堂内彩色玻璃的效果一脉相通的。 三、哥特式服饰的风格体现 哥特式服饰受建筑影响较大,其服饰上的特点是多采用纵向的造型线和褶皱,使穿着者显得修长,并通过加高式帽来增加人体的高度,给人一种轻盈向上的感觉。哥特风格的服饰特别重视外表的浮雕效果和线条。 女装上装紧身合体,下半身的裙子宽大、上轻下重,形成一种圆锥状造型,具有极强的装饰性。中世纪,裙长是一种等级的标记,只有高贵的太太们才允许后摆拖地,并有权把它染成绿色。服装上的分割线、装饰线多采用纵向的、垂直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