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习大纲一、填空:1、水文站观测人员必须至少提前(5)分钟到达观测现场,巡视周围情况,保证正点准确观测。2、流速仪法测流断面垂直于断面平均流向,偏角不得超过(10)度。3、基线长度应使断面上最远一点的仪器视线与断面的夹角大于(30)度,特殊情况下亦大于(15)度。4、四等水准路线长度一般应不大于(15)km,环形路线周长一般应不大于(40)km.5、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在每一仪器站的允许视线长度不超过(100)m,前后视距不等差单站不超过(3)m,测段累计不超过(10)m,视线高度能保证三丝计数。6、当基本水尺兼流速仪测流断面水尺时,组号用(p)表示。7、换尺时水位比测,当比测水位差超过(2)cm 时,应查明原因或校测水尺零点高程。8、冬季进入稳定封冻期后,所测水温连续(3—5)天皆在(0.2)c 以下时,即可停止观测。9、流量的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体体积)。10、船上测流时,流速仪离船边的距离不应小于(1)m:小船不应小于(0.5)m.11、一般情况下,测点测速历时应不短于(100)秒;当洪水涨落变化较快时,允许测速历时减为(60)秒,在特殊条件下,洪水暴涨暴落等情况时,测速历时不应少于(30)秒。12、雨量观测场设置,仅设一台雨量器时为(4x4)m2;同时设置雨量器和自记雨量计时为(4x6)m2.13、雨量器的安装高度为(0.7)m,自记雨量计的安装高度为(0.7)m 或(1.2)m。14、水位缺测插补方法有(直线)插补法;(过程线)插补法;(相关)插补法。15、国际标准中水位的符号为(Z),单位名称为(米),计量单位为(m)。16、大断面测量的范围应为水下部分的(水道断面)测量和岸上部分的测量,其中(岸上)部分应测至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0.5—1.0)m。漫滩较远的河流,可测至(最高洪水)边界;有堤防的河流,应测至堤防背河侧的地面为止。17、我国研制的 LS25—1 型旋桨式流速仪,每套仪器包括两只可以互换使用的旋桨,1 号桨用于测量(0.06—2.5m/s)的流速,2 号桨用于测量(0.2—5.0m/s)的流速。18、水位是河流或其它水体的(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19、基面是计算水位和高程的(起始面)。20、含沙量是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悬移质)干沙的质量。21、有效水深是指在冰期(冰底)或(冰花底)至床面的垂直距离。22、基本水准点是水文测站(永久性)的高程控制点。23、四等水准测量中,要求同尺黑红面读数差不超过(3)mm。24、当自然虹吸雨量大于记录量,且按每次虹吸平均差值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