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圆角 R 造成的少切与过切图 1 刀尖半径补偿示意图刀尖圆角 R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一章基本概念 2假想刀尖概念 1 假想刀尖方向 2 补偿值的设置 2 刀具与工件的位置与 G41 、 G42 及 G40 的指令格式 3 1.4.1 刀具与工件的位置 3 1.4.2 G41 、 G42 、 G40 的指令格式 4 内侧、外侧概念 4 第二章刀具半径补偿 C 4 起刀时的刀具移动 4 偏置方式中的刀具移动 5 2.2.1 在补偿模式中不变更补偿方向 5 2.2.2 在补偿模式中变更补偿方向 7 偏置取消方式中的刀具移动 8 刀具干涉检查 8 第三章注意事项 9 临时取消补偿向量的指令 9 坐标系设定( G50 ) 9 3.1.2 G90 及 G94 指令中的刀尖半径补偿 9 3.2 当执行倒角时 9 3.3 当插入拐角圆弧时 9 3.4 从 MDI 指定程序段时 9 3.5 当内侧转角加工小于刀尖半径时 9 当加工一个小于刀尖直径的凹型时 9 3.7 当加工一个小于刀尖半径的台阶时 10 3.8 G 代码中含子程序时 10 变更补偿量时 10 编程圆弧的终点不在圆弧上 10 第一章 基本概念当编写数控轨迹代码时,一般是以刀具中心为基准。但实际中,刀具通常是圆形的,刀具中心并不是刀具与加工零件接触的部分,所以刀具中心的的轨迹应偏离实际零件轨迹一个刀具半径的距离。简单的将零件外形的轨迹偏移一个刀具半径的方法就是 B 型刀补,这样的方法虽然简单,但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如产生过切现象。而且由于刀尖圆弧的影响,实际加工结果与工件程序会存在误差,而 C 型刀补可实现刀具半径补偿解决上述问题、消除上述误差。C 型刀补的基本思想是并不马上执行读入的程序,而是再读入下一段程序,推断两段轨迹之间的转接情况,根据转接情况计算相应的运动轨迹(转接向量)。由于多读了一段程序进行预处理,故 C 型刀补能进行更精确的补偿、消除圆形刀具其中心不在刀尖上带来的误差,从而能实现精密加工。如图 1 所示。为了更好的理解和使用C 型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就必须先理解下列几个相关的基本概念:下图 1-1 中刀尖 A点即为假想刀尖点,实际上不存在,故称之为假想刀尖(或理想刀尖)。假想刀尖的设定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刀尖半径中心设定在起始位置比较困难,而假想刀尖设在起始位置是比较容易的,如下图所示。与刀尖中心一样,使用假想刀尖编程时不需考虑刀尖半径。图 1-1 刀尖半径中心和假想刀尖注:对有机械零点的机床来说,一个标准点如刀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