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精神驱动下幼儿园纸艺特色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学习资料书名融创意、拓思路、乐玩纸——班级纸趣游戏优化策略作者摘录:一、多方学习——“趣”化玩纸能力。主要是模仿自学策略;半成品试做策略;家长同玩策略。怎么从这三个方面上来趣化玩纸能力呢。我这里有一些锡纸相框的照片,(这也是借用了我们高老师的锡纸区)主要是让小朋友通过视频模仿自学,这个锡纸相框主要的材料就是准备自己喜欢的形状的硬纸板和锡纸,然后利用锡纸的可塑性,借鉴了一些揉、搓手法,将锡纸揉出一些痕迹,再展开再进行包裹覆盖,使其包住底下的硬纸板,让相框更加有立体感,更加美观。然后从这件作品的功能上来讲不仅是一件装饰用品,也是一件实用的生活用品。二、取材丰富——“活”化玩纸材料。我的做法是,遵循环保的理念,以废旧纸工材料为主体,适当增添辅助用品。那么怎样将这些普通的材料活化呢?一个是平面的纸材料的活化:从平面纸张的利用到通过外在因素改变纸张平面形态的创新运用。第二个是立体的纸材料的活化:从单个的材料到多个材料组合的运用玩纸。第三个是辅助材料的活化运用:从多元的材料辅助到纸类单一的灵性突破。我这里有几个案例,一个是平面材料的活化。就之前我们做过的京剧脸谱。它是利用吹足气的气球为模具,然后在进行敷纸浆,等纸浆干了之后,再进行切割,最后在上面进行上色。原本就是普通的平面纸张,但是经过气球的使用让材料立体化。它不但可以装饰,还可以让小朋友带着玩。读书心得:巧用故事,创设情境策略,结合日常情景表演,激发幼儿创设故事道具的兴趣。端午节的时候,结合屈原投江的故事,我们生成了端午节系列的活动。有锡纸做的屈原英雄,有剪贴画的屈原投江,还有各种各样的粽子以及制作粽子的材料,后期用于幼儿的表演。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巧设环节,促幼儿想一想、做一做、玩一玩,聚幼儿集体智慧,让器械在游戏中更加“活”化。从班级实际出发,根据环境的变化以及班级的需求,创设不同的饰、物。书本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