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老子》之“俗”思想讨论的开题报告一、讨论背景与意义《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名著之一,几千年来一直对中国文化、哲学、道德等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俗”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老子》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意味着一种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评价,也提供了一种道德和行为方向。然而,以往的讨论多从宗教、道德伦理、政治学等角度出发,对“俗”思想的阐释显得比较单一、片面。近年来,随着文化讨论和哲学讨论的深化,人们对《老子》中的“俗”思想也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国内外学者们对此提出了许多观点和解读,但讨论仍存在局限性,还有很多待探讨的问题,因此,进一步讨论《老子》中的“俗”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二、讨论问题与思路本讨论旨在探究《老子》中的“俗”思想,阐明老子对于“俗”的认识和评价,以及“俗”在其哲学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讨论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并探讨其对于当代的启示和借鉴。在讨论方法上,本讨论将采纳文本分析和历史比较的方法,通过对《老子》中有关“俗”的篇章和论述进行深化阐释和解读,并结合历史、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的背景,加强对于其思想内涵和意义的理解和认识。三、预期讨论结果本讨论预期结论如下:1.探究老子对于“俗”的认识和评价,阐述其对于“俗”与道德、行为的关系和导向。2.阐明“俗”思想在老子哲学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中的影响。3.从现代的角度探讨“俗”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以及其对于当代社会和个人的道德建设和行为准则的参考和借鉴。四、讨论进度和计划本讨论的进度和计划如下: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 年 10 月-12 月:调研文献,明确讨论问题,制定讨论计划和方法。2024 年 1 月-4 月:深化讨论《老子》中有关“俗”的篇章和论述,理解其思想内涵和意义。2024 年 5 月-8 月:结合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背景,加强对于“俗”思想的阐释和解读。2024 年 9 月-11 月:撰写论文,并进行思考和讨论。2024 年 12 月-2024 年 2 月:完成论文并进行修改和审定。五、参考文献1.刘权铭:《诠释老子之“俗”思想》,《西北人文社会科学》2024 年第 4 期。2.罗子丹:《老子“俗”思想透析》,《北方文化》2024 年第 4 期。3.王亚伟:《“俗”与“道”——《老子》中的哲学思想》,《学术界》2024 年第 8 期。4.魏斌:《“俗”与“非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