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知道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些都为本节学习准备了知识基础,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把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全面掌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间的关系。(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3)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有关问题。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模型建构,科学推理,归纳总结等素养。(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问题,证据,解释与交流。3、德育目标(1)通过情境,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通过课堂所学的科学知识与社会技术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态度。【教学重点】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教学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教学策略】回顾与思考→创设物理情景→合作探究→总结规律→应用与体验。【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景、知识回顾导入新课2.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成正比,跟它的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的方向相同。(2)公式:3.力的单位规定使质量是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叫1个单位的力。为了纪念牛顿,这一个单位的力就叫1牛顿,即1N=1,这样K=牛顿第二定律公式简化:或(思考1):为什么第一次有拉力F有a,第二次仍有拉力F,但没有a?结论:(思考2):a与F合方向时刻保持相同,那大小是否也时刻对应呢?举证身边的科技结论:4.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①②③5.应用例1.某质量为1000kg的汽车在平直路面试车,当达到108km/h的速度时关闭发动机,经过75s停下来.求:(1)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2)重新起步加速时牵引力为2000N,产生的加速度应为多大?假定试车过程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例2.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物体,质量是2㎏,受到互成120o角的两个水平方向的力F1和F2的作用,两个力的大小都是10N,这个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大?(思考3):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后,同学们能否理解太空质量测量仪的原理呢?6.实验:用动力学方法测物体的质量7.课堂小结:想一想?棒球棍用作防身武器,用力打在人身上会对人造成很大伤害,但是用棒球棍击打空中飞舞的蚊子,却难以将蚊子打死,为什么呢?做一做已知蚊子的质量约5毫克,在空中盘旋,速度不计。棒球棍击打蚊子的速度80m/s,蚊子在0.04s内加速到与棒球棍速度相同,这一过程近似匀加速,求蚊子收到的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