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维碳材料负载氧化物半导体复合光催化材料研究中期报告

一维碳材料负载氧化物半导体复合光催化材料研究中期报告_第1页
1/2
一维碳材料负载氧化物半导体复合光催化材料研究中期报告_第2页
2/2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维碳材料负载氧化物半导体复合光催化材料讨论中期报告一. 讨论背景和意义复合光催化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材料吸收光能产生孔电荷,通过孔电荷与还原剂或氧化剂之间的反应产生自由基或活性氧物种,从而实现有机污染物的分解和无机污染物的转化的技术。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是当前光催化讨论领域的热点之一。传统的复合光催化材料主要包括二维(2D)石墨烯基材料、二维(2D)二元化合物材料和三维(3D)氧化物基材料。然而,这些材料存在一些问题,如难以调控的结构、光催化活性等问题。因此,寻找新型的复合光催化材料具有重要的讨论意义。一维(1D)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碳材料,在电子传输和吸附反应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学传感、储能器件和非金属催化等领域。因此,将其应用于复合光催化材料的讨论也是非常值得探究的。本文以一维碳材料为载体,采纳化学还原法制备铜铝浸铜模(CuAl-Cu)/石墨烯(G)复合材料,探究其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讨论的中期进展如下。二. 实验部分1. 材料制备将 10 mL 的 0.1 mol/L 的铜离子和 10 mL 的 0.05 mol/L 的氧化铝混合溶液加入 50 mL 的乙二醇中,搅拌 30 min 后加入 0.2 g 的碳量,继续搅拌 3 h。 将混合物离心收集,用乙醇和水洗涤数次,最后在 90℃下干燥得到 CuAl-Cu/G 复合材料。2. 光催化性能测试将 CuAl-Cu/G 复合材料加入含有 50 mg/L 的甲基橙的水中,照射可见光 2 h,测定其吸收率随时间的变化。三. 结果与分析1. 红外光谱采纳 FTIR 光谱对 CuAl-Cu/G 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CuAl-Cu/G 具有较强的羟基吸收峰和苯环吸收峰,说明复合材料中存在大量的羟基和石墨烯的存在。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采纳 FTIR 光谱对 CuAl-Cu/G 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CuAl-Cu/G 具有较强的羟基吸收峰和苯环吸收峰,说明复合材料中存在大量的羟基和石墨烯的存在。3. 光催化性能测试将 CuAl-Cu/G 复合材料在线性可见光区(400 ~ 800 nm)下照射,可显著吸附甲基橙,其吸收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1 所示。四. 结论本文以一维碳材料为载体,采纳化学还原法制备铜铝浸铜模(CuAl-Cu)/石墨烯(G)复合材料,探究其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uAl-Cu/G 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在可见光照射下,其吸收率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较快且明显的下降趋势。本讨论为一维碳材料负载氧化物半导体复合光催化材料的讨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资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维碳材料负载氧化物半导体复合光催化材料研究中期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