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课题古诗三首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课包括《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借景抒情。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积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在品读中,理解古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学前准备1.查阅诗人的有关资料。(师生)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收集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背一背。(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老师)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山行》的诗意。学习重点理解《山行》的诗意。学前准备1.查阅三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师生)2.自读古诗,收集描写秋天的景色的古诗。(学生)3.《山行》教学课件。(老师)教学环节一、直奔主题,简介作者1.老师板书课题,简介三首古诗的作者。2.自读古诗。1.学生沟通收集的三首古诗及作者的相关资料。2.自读古诗,了解三首古 诗 中 都 描 写 了 秋 天 的 景色。3.背一背,积累写秋天的古诗。1.搜集并背诵描写秋天的古诗。二、自读古诗,识记生字1.引导学生读古诗,把生字圈起来。2.沟通识字。3.再读古诗。1.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径、赠、残、橙”等字的音。2.理解字义:山行:在山上行走,这2.一字组三词。寒( )( )( )盖( )( )( 首诗写作者在山上行走看到的秋景。斜:xié,当倾斜解释,在诗句中指曲折不直。红于:比……更红。石径:山里居民的通道。)残( )( )( )三 、 理 解《山行》,感受意境1.结合注释,理解诗意。2.老师点拨: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是傍晚之景。第一句的“远”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了“远”。第二句的“生”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飘浮的动态美,也说明了山高。“有人家”让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山林充满生机。第三句的“晚”写出了作者留恋美景。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句,突出霜叶耐寒的品质。1.再读古诗,读通顺,根据 223 的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味。2.理解诗意。3.画出朗读的节奏。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四、品味想象,欣赏意境1. 了 解 整 首 诗 的 意思,你觉得哪句诗写得好?2.课件播放秋天的霜叶。3.再读古诗,背诵古1.说说哪句话写得好。2.欣赏秋天的霜叶,谈感受。3.读、背古诗。4.画一幅秋色图。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