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不同任务下汉语 N170 的加工机制讨论的开题报告一、讨论背景N170 作为 ERP 成分之一,是指事件相关电位(ERP)在视觉刺激作用下的一种脑电波反应。N170 是指在距离视觉刺激呈现之后的 170 毫秒内出现的负电电位,通常观察在枕部和颞部区域。N170 反应与面孔和单词等认知特异性的处理有关,并被广泛讨论。目前,讨论者对 N170的讨论已经在很多不同的领域拓展和应用。二、讨论问题和目标本讨论将探究不同任务下汉语 N170 的加工机制。具体问题包括:1)在语义加工任务和语音加工任务中,汉语 N170 是否存在加工差异;2)汉语 N170 对不同加工任务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是否有差异;3)汉语N170 在不同加工任务下的脑区激活情况是否不同。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目标是了解汉语 N170 在不同任务下的加工机制和表现。三、讨论内容和方法1. 讨论内容1) 确定实验参加者,计算实验设计需要的人数。2) 设计实验任务:利用相关实验范式,比如说面孔辨别和字词辨别任务,对参加者进行实验。3) 采集脑电信号:在不同任务下采集参加者脑波反应信息。4) 数据分析:使用 ERP 讨论中的时间窗分析,旨在寻找呈现 N170 磁极性的负波峰,比较不同任务下的加工差异,同时绘制头皮电源地图,分析 N170 的时间和空间特征。5) 表面分析:参加者分别进行不同任务后,分析脑区的激活情况。2.讨论方法1)讨论范式:为了探究 N170 在不同加工任务下的加工差异,可以使用辨别面孔和辨别字词两种任务。面孔任务通常包括了若干个不同面部的图片,参加者需要在注意到面部的情况下辨别该面部是否属于某一类别。在字词辨别任务中,参加者需要在凝视到一个汉语字或单词的情况下,判定它是走形近似、全形近似,还是法定近似等识别情况。2)参加者选择:由于该讨论需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维持以及对任务的掌握,因此可以在学生中募集志愿者作为参加者。为确保实验的严谨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性,参加者需要符合以下条件:0-3 年的左、右手侧化、没有中央视力缺陷、没有颜色盲无屈光不正。3)行为数据的分析:在实验结束后,需要分析参加者的行为数据,比如推断面孔和推断单词正确率、反应时间等。4)数据分析:在行为数据的基础上,采纳讨论 ERP 的时间窗分析方法,客观比较不同任务下的脑电反应差异。另外,还需分析脑区的激活情况。四、讨论意义汉语 N170 已成为 ERP 讨论中的一个广泛关注的讨论重点,涉及的领域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