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不同掺混方式下的混煤燃烧过程孔隙率实验讨论的开题报告一、讨论背景和意义混合煤是一种煤炭资源利用的有效手段,能够提高燃料的热值、改善燃烧性能、降低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但是在混合煤过程中,不同掺混方式会对混煤燃烧过程孔隙率产生影响,并进一步影响燃烧效率和废气排放。因此,本讨论旨在通过实验讨论不同掺混方式下的混煤燃烧过程孔隙率变化,分析不同混合比例对孔隙率的影响,为混合煤燃烧技术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并为环境保护和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做出贡献。二、讨论内容和方法1.讨论内容本讨论将选取煤种和掺混方式作为变量,通过实验测试不同掺混方式下的混煤燃烧过程孔隙率变化,并探究不同混合比例对孔隙率的影响。2.讨论方法(1)实验设计根据煤种和掺混方式的不同,将设计几组实验方案,分别探究不同变量对孔隙率的影响。(2)实验仪器和材料选用煤炭工业常用的测量设备,比如热重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以及分析煤样孔隙率的设备和方法。(3)实验步骤a. 完成不同煤种、不同掺混方式的煤样采集和加工。b.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煤种、不同掺混方式的煤样的孔隙率。c. 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讨论混煤燃烧过程中有机、无机成分的变化,用热重分析仪考察混煤燃烧过程中温度、时间、质量变化等参数。d. 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解释并分类讨论孔隙率变化的规律和成因。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预期成果本讨论将通过实验测试不同掺混方式下的混煤燃烧过程孔隙率变化,探究不同混合比例对孔隙率的影响,形成较为完整的数据集合和讨论报告,并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提出改善混合煤燃烧过程孔隙率的措施和建议。四、讨论计划本讨论将分为以下步骤:1.文献调研和理论基础学习(2 周)2.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准备(4 周)3.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6 周)4.结果分析和讨论报告写作(6 周)五、参考文献1. 李斌. 混合煤气化技术及实践[M]. 科学出版社, 2024.2. 张春林, 王瑞山. 基于多级预测控制的混合煤喷煤系统设计[J]. 火力发电, 2024, 48(1): 49-53.3. 马海波, 施贵江, 王星,等. 某混合煤燃烧影响因素分析[J]. 干净能源, 2024, 36(6): 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