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办税服务厅窗口职能建设的思考办税服务厅是税务部门为纳税人提供服务的窗口和基地,优化办税服务厅的纳税服务工作对于国税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优化办税服务厅的纳税服务工作中,应把推行“全能一窗式”服务作为突破口,以纳税人合理需求为导向,以纳税人满意为目标,努力实现纳税服务从态度尊重型向办事效率型的提升。一、当前办税服务厅窗口设置的现状目前办税服务厅窗口的设置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设置申报纳税、发票管理、综合服务三类窗口,第二种是设置申报纳税和综合服务两类窗口,第三种是设置综合服务一类窗口。前两种模式窗口的专业性较强,分工较细,职责明确,内部控制及管理比较方便,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窗口功能设置过细给纳税人办税带来不方便,尤其纳税人在办理多个涉税事项时,经常需要在多个窗口往返办理,分次排队,办税时间长,成本高,容易产生急躁情绪,甚至引起不必要的征纳矛盾。二是各专业窗口由于分工不同造成忙闲不均,即降低了人力资源和设备设施的利用效率,又容易引起工作人员的心里失衡,不利于调动全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各专业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方式单一,服务层次不高,长期从事某一项专业工作,容易产生自满心里,不利于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而推行“全能一窗式”服务则能较好的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对于优化纳税服务,提高征管效能,加强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全能一窗式”服务的内涵及其推行意义所谓“全能一窗式”服务是指税务机关在办税服务厅的任意窗口可以为纳税人办理多项涉税事宜的一种服务方式。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调整窗口功能,优化税收征管流程,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使纳税人在办税服务厅的任何一个窗口都能办理所有涉税事宜,力求实现服务与管理达到最佳组合,质量与效率得到最大提高,形成办税无障碍,管理无漏洞,服务无死角,资源无浪费的理想格局,达到税收执法规范、征管效能提高、税收成本降低、纳税人满意的目的。(一)推行“全能一窗式”服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当前全党上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纳税服务工作要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主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服务方式上不断创新,在服务手段上寻求突破。“全能一窗式”服务正是税务部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而主动探索和推行的新模式,它改变了在原有管理模式下,纳税人带着税务登记证、纳税申报表、发票领购簿、ic卡等多种涉税资料奔波于不同窗口的状况,大大缩短了纳税人的办税时间,减少了因排队时间过长而给纳税人带来的急躁、厌烦情绪,使纳税人能够在一个和谐、温馨、快捷、方便的环境中办理相关涉税事项。它以方便广大纳税人作为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体现。(二)推行“全能一窗式”服务是提高纳税人满意度,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重要举措。税收服务的工作对象是纳税人,纳税服务的目标是要纳税人满意。推进税收管理创新,必须以纳税人满意为标准。税务部门在制定税收政策、出台征管办法、推出服务措施之前,首先要考虑是不是真正方便纳税人、会不会损害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始终以纳税人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税收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全能一窗式”服务模式作为创新纳税服务的重要举措,是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服务的具体体现。它以纳税人的实际需求为主导,切实解决了以前窗口服务中存在的一些难点、焦点问题,缓解了征纳关系和社会矛盾,让缴税的过程变成纳税人富有成就的主动行为,有利于纳税人对我们纳税服务工作满意度的不断提高,有利于逐步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三)推行“全能一窗式”服务是提升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税务机关的主要职责是税收的征收管理,因此,纳税服务应该有利于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通过推行“全能一窗式”服务,国税机关内部业务流程设计更加科学流畅,审批事项和环节得到压缩和减少,权利和责任进一步挂钩,工作程序更为规范、合理,信息资源得到共享和利用,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也不断提升。(四)推行“全能一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