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早在 2005 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法越来越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的青睐和肯定,特别是在理论性很强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考核方式等可以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在教学内容上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起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共同参与的兴趣就必须不断诱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解决学生所想、所忧、所求,并同课堂教学要求融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出来。虽然学生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但作为大学阶段的青年学生的思想仍有共性。1.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开展教学活动。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是建立在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大学生关注社会改革和国家的发展情况,思维活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结合社会实际、结合热点问题来讲理论,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会产生实效。其实教学案例很多,但所选案例如何恰当好处说明问题,并让学生感到新颖和具有说服力,是关键问题,案例不同,结果会大不一样。所以必须对教学所用案例进行精心挑选和合理设置,力求选取最典型、最具说服力、并且容易让学生理解和参与讨论的案例。这样的案例能够起到教育和震撼的作用,从而说明问题,为教师所讲授的理论问题服务,让学生心悦诚服。2.除了结合国内形势之外,还注意结合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变化的实际。关心时事、关心国际时局的变化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特点;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网络,是又一特点。教师要及时了解国际新闻及网络上的时事新闻观点,结合教学内容中的理论、知识点和政策,在课堂上给学生以正确地分析、解释,以引导学生,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在课堂上组织启发式、参与式、案例式教学,实行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通过课堂讨论、观点辩论、学习交流、主题发言等形式,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因势利导,通过恰当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成就,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再把成功的喜悦化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