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主体论视角下《诗经》两个英译本的对比讨论的开题报告一、讨论背景和意义 随着中国文化的东西方传播,中华文化的翻译问题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而《诗经》作为中华文化中的重要诗歌经典,其翻译问题更是备受关注。而在主体论的视角下,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者与另一个文化主体之间进行的沟通是一种跨文化的对话,在这个对话中翻译者和源文本之间在某种程度上是具有平等地位的。因此,通过对比讨论《诗经》两个英译本,不仅有助于深化探究《诗经》的翻译问题,同时也可以拓宽我们对于跨文化翻译的讨论视野,提高我们对于文化差异的意识,增进中西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互鉴。二、讨论目的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比讨论《诗经》两个英译本,探究它们在翻译上的相似点和差异点,分析导致这些相似点和差异点的文化因素,并探讨如何在跨文化翻译中更好地处理这些文化差异,实现中西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三、讨论方法 本论文采纳文本分析法和翻译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讨论。首先,通过对《诗经》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讨论,找出它们在翻译上的相似点和差异点,分析导致这些相似点和差异点的文化差异。其次,运用翻译评价法,对比评价两个英译本的翻译质量,分析对于文化差异的处理是如何影响翻译质量的,从而总结出一些有效的对策,促进更好的跨文化交际。四、讨论内容和拟定章节 本论文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讨论背景和意义第二章:相关理论框架的分析2.1 主体论视角下跨文化翻译理论的相关概念2.2《诗经》的主题和文化背景第三章:方法和讨论设计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1 对比分析方法的原理和步骤3.2 翻译评价法的运用第四章:《诗经》两个英译本的对比讨论4.1 对两个英译本的整体比较4.2 对两个英译本的个别部分的比较第五章: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5.1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5.2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5.3 如何处理文化差异第六章:翻译评价和提高翻译质量6.1 对两个英译本的翻译质量进行评价6.2 探讨如何提高翻译质量第七章:总结和展望七、讨论进度安排 本讨论计划于 2024 年 6 月着手进行,估计讨论周期为 7 个月。具体进度安排如下:2024 年 6 月-2024 年 7 月:文献阅读和理论框架的分析2024 年 8 月-2024 年 9 月:对比讨论方法和讨论设计的确定2024 年 10 月-2024 年 12 月:对《诗经》两个英译本的对比讨论和分析2024 年 1 月-2024 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