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出版专业(中级)基础知识精讲2011-8-09第 23 讲出版社经营管理概述(上)(第五章第一节)(目标体系;决策步骤;管理种类;管理机制)一、出版社经营管理的含义我国出版社的经营管理:是出版社根据党和国家的出版方针,适应消费者的需要和出版物市场的变化,采取相应对策,以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筹划、配置资源,组织出版物生产与销售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经营+ 管理 经 营: 是指出版社按照社会主义出版工作的总体要求,依据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确定发展目标、工作方针,进行资源配置、市场开发,确立运行的体制和机制以取得效益的活动。 管 理:是指为完成经营目标,保证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效益所进行的领导、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活动。我国出版社经营管理的特点表述:既有一般企业的共同性,又有意识形态方面的特殊性;既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又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既要富有经营活力,又要保证正确导向(尤其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的方向,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二、出版社经营的目标和决策(一)出版社经营目标出版社确立正确的经营目标的意义:有利于统一全体员工的前进方向,激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成为企业前进的推动力;有利于有效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合理协调各部门高效率地工作,按照目标的要求共同发挥作用。出版社经营的基本目标:多出优质图书,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增强经济实力。(按基本目标,每社要先制订阶段性经营目标。)出版社经营的目标体系:*1= 社会效益 + 出书定位 + 合理的出书规模和结构 + 市场竞争与品牌地位 + 赢利能 力+ 发展速度 + 人力资源开发 1.社会效益: 出版社健康发展的主线:努力为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发展作贡献2.出书定位 定位图书的主要读者;定位图书的主要市场领域。3.合理的出书规模和结构 规模 =总品种数+总字数出书规模要合理,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结构 =门类比例+门类中各个层次的比例(初版书、再版书、重印书的比例+重点书与一般书的比例+各类书的赢利能力与其占出版社总销售收入的比例)注意:合理的出书结构体现图书的整体质量,关系到出版社的品牌形象,是出版社生存发展的保证。4.市场竞争与品牌地位出版社经营目标的重要方面:相对市场份额的提高(意味着市场竞争与品牌地位的上升)。市场竞争地位的指标 : 发行总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