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勘查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一、勘查工作技术路线勘查工作技术路线为:收集资料、编写项目设计 f 遥感解译一地质、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钻探与成井、抽水试验、孔口坐标与高程测量、地下水动态监测、水质分析与测试、综合研究与报告编制一提交成果。二、勘查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为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本次勘查要求尽量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拟采用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地质、水文地质综合调查、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钻探、工程测量、抽水试验、地下水动态监测、水质测试、数值模拟、综合研究等技术手段。(一)资料收集全面系统地收集工作区自然地理、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重点收集前人宿北岩溶研究成果和宿州市城市供水勘查成果,以及近年来安全饮水工程施工的供水井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研究,提炼出对工作区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编制相关图件,为勘查工作部署提出科学依据。(二)遥感解译进行地表填图,解译地形、地貌、地层、构造、水文、村庄、道路、植被等,重点关注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为减轻地面调查工作量,提高工作精度,尽可能地利用 google 图片进行解译,对以往的地理底图上的村庄、道路、水系、植被等进行修正,对地形地貌、地层构造进行解译。必要时收集或购买高分卫星影像数据,如 SPOT-5 或 QICKBIRD 等。在进行遥感解译之前,首先应建立该地区解译标志,野外核查地质点数不少于解译点数的 30%,水文地质点数不少于解译点数的 70%。(三)地质、水文地质测绘工作目的是地质、水文地质填图。主要任务是开展地形地貌调查、地层构造调查、水文地质调查。1.地形地貌重点调查地貌的形态成因类型,各地貌单元间的界线和相互关系;地形、地貌与含水层的分布及地下水的埋藏、补给、径流、排泄的关系;新构造运动的特征、强度及其对地貌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2.地层岩性重点调查地层的成因类型、时代、层序及其接触关系;地层的产状、厚度及分布范围;不同地层的透水性、富水性及其变化规律。3.地质构造重点调查测区所属的地质构造类型、规模、等级及测区所在的构造部位及其富水性;断层的位置、类型、规模、产状、断距、力学性质和活动性;断层上、下盘的节理发育程度;断层带充填物的性质和胶结情况。断层带的导水性、含水性和富水地段的位置。4.水井调查重点调查水井的类型、深度、井壁结构、井周地层剖面、开采量、水位、水质及其动态变化;地下水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