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血管介入操作规范 血管造影 四肢动脉造影 【 适应证】 1. 动脉阻塞性病变 查明阻塞的原因、部位和程度(如动脉粥洋硬化、血栓形成)。 2. 动脉炎症病变 了解病变涉及的范围、血管狭窄的 程度、侧支建立的情况。 3. 动脉创伤所致动脉断裂、假性动脉瘤、外伤性动静脉瘘。 4. 骨、软骨组织肿瘤 了解肿瘤血管的关系和侵犯与否,或行良、恶性鉴别。 5. 血管压迫综合征 查明压迫的部位及寻找原因。 6. 先天性动脉发育异常性病变 如畸形、缺如、异位。 7. 各种动脉手术后 观察血管通畅情况。 8. 周围血管动脉瘤。 9. 鉴别原发性雷诺病和继发性雷诺现象(由于各种疾病所引起的血管阻塞)。 【 禁忌证】 1. 心功能代偿不全。 2. 严重肝、肾疾患。 3. 穿刺部位感染。 【 操作技术】 1. 股 动 脉 穿 刺 部 位 常 规 皮 肤 消 毒 后 局 麻 ,采 用 股 动 脉 穿 刺 Seldinger插 管 技 术 , 根 据 造 影 的 不 同 部 位 把 相 应 的 导 管 置 于 靶 血 管 处 造 影 。 2. 置 入 导 管 鞘 , 经 导 管 鞘 送 入 导 管 至 所 需 造 影 的 动 脉 , 在 推 送 导 管过 程 中 , 应 间 断 注 射 肝 素 溶 液 。 确 认 导 管 端 到 达 所 需 造 影 动 脉 之 靶 血管 后 即 可 造 影 。 四 肢 动 脉 造 影 注 射 速 率 通 常 为3~6ml/s, 总 量10~20ml。 视 野 应 宽 阔 , 有 足 够 长 度 包 括 被 检 查 的 肢 体 , 能 清 晰 显示 检 查 部 位 的 动 脉 , 并 根 据 病 变 情 况 需 要 摄 取 不 同 角 度 的 动 脉 相 、静脉 相 。 3. 双 侧 股 动 脉 狭 窄 不 适 于 作 为 入 路 动 脉 者 , 可 选 择 腋 动 脉 、肱 动 脉等 入 路 , 方 法 同 上 。 亦 可 采 用 步 进DSA 技 术 行 双 侧 下 肢 动 脉 造 影 ,此 时 导 管 放 置 于 L3、4 水平即 可 。 【并 发症预防及处 理】 1.对比剂副反应 。 2.穿 刺 部 位 血 肿、假性动 脉 瘤、动 脉 夹层、动 静 脉 畸形等 。 造 影 后穿 刺 点压迫10-15 分钟, 确 认 无出血 后 , 用 沙袋或张力绷带压迫。术 后 卧床24-48 小时 ; 3.插 管 器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