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展“道德讲堂”建设实施方案 “道德讲堂”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国文明单位测评体系(试行)的通知》和南文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道德讲堂”建设的通知》〔2013〕10号等文件精神,落实中央、自治区以及南宁市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我校师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结合我校实际,就“道德讲堂”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为指导,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打造优质教育,培育“四有”新人、 “道德十佳少年”,服务全区人民为宗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教育,全面我校提升学生道德素质。 二、“道德讲堂”工作目标 1.倡导“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奉献社会,提升师生的道德水平,努力实现“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以及“学校道德讲堂”建设覆盖的目标。 2. 在实践及活动层面扎实推进师德建设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学校道德讲堂”工作机制。 3.增强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节、健康成长的能力,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三、“道德讲堂”工作原则 1.实践性与实效性原则。以中学生亲身实践、参与活动、体验学习为主要方式,通过道德讲堂活动及开设活动课、实践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开展工作;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能帮就帮,敢做善成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 2.整合与互补原则。要将“学校道德讲堂”与学校各类教育活动相互补充,与家庭、社会教育共同完善,综合利用各类已有阵地,以整合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推开。 2 3.全体性与主体性原则。面向全体青少年开展活动,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鼓励青少年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助自立自强,促进青少年健康教育整体氛围的形成。 四、“道德讲堂”的组织实施统一认识。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 组 长: 姚肖明(校长) 副组长:方仁朴(党支部书记)、周可浩(副校长)、 李志清(副校长)、陆海能(副校长) 成 员:韦增建(政教处主任)、苏光焰(办公室主任) 青 宏(教务处主任)、王尚谋(科研处主任) 李朝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