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增长现状分析_第1页
1/9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增长现状分析_第2页
2/9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增长现状分析_第3页
3/9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芜湖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战略,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取得重要进展,芜湖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城市之列。但是,芜湖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社会发展滞后不利于推进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崛起。本文拟对 2000-2008 年芜湖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探寻影响芜湖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快芜湖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考建议。 一、芜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现状 (一)经济规模、结构与产业发展现状 1、地区生产总值总量、人均水平及发展速度进入新世纪以来,芜湖经济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地区生产总值(GDP)快速增加,从2000 年 205.99 亿元,连续几年跃上几个“百亿元”台阶,到 2008 年达到 749.65 亿元,年均增长 14.1%;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 GDP从2000 年 9474 元,增加到 2008 年 32500 元,以当年汇率计算人均从1144 美元增加到 4755美元。根据国际标准划分,人均达到 3000 美元以上,即为经济加速发展时期。因此,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将为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条件。详见附表 1 表 1: 2000-2008年芜湖 GDP及增长情况 年 份 地区生产总值 (万元) 比上年增速 (%) 人均 GDP (万元/人) 2000 2059944 8.8 9474 2001 2257652 9.5 10292 2002 2539806 12.5 11492 2003 2952625 14.6 13254 2004 3592303 15.3 16023 2005 4024029 13.1 17828 2006 4791466 15.4 21058 2007 5823014 16.6 25345 2008 7496460 15.8 32500 2、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与发展 芜湖产业结构从2000 年以来调整变化比较快。三次产业比重由 11.1:48.7:40.3 调整为5.3:60.6:34.1。由于工业三大支柱产业的形成,拉动第二产业比重从2000 年的 48.7%,提升到 2008 年 60.6%,其中工业由 42.2%上升到 54.8%,平均每年上升 1.4 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由 2000 年占 11.1%降至 2008 年 5.3%,平均每年下降 0.64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也有所下降,从2000 年 40.3%降至 2008 年 34.1%,平均每年下降 0.69 个百分点。详见附表 2 表 2: 2000-2008年芜湖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年 份 地区生产总值 (%) 一产 二产 其中:工业 三产 2000 100.0 11.1 48.7 42.2 40.3 2001 100.0 10.5 48.2 42.0 41.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