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陶县农民田间学校工作总结 一、 定陶县农民田间学校发展现状 2011年以来,定陶县结合农机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示范县项目要求,不断探索创新推广方式,实施了农民田间学校创办培训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先、自下而上”的办学理念,采取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的培训方法,通过采用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着力增强农民的说话能力和动手能力,充分体现培训对象的意愿,各教学班深刻把握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特点,辅导员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与所服务区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规划,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从播种至收获,采取课堂讲解与田间实践、互动交流、学员实践应用的创新培训方式,创办了7所农民田间学校,先后直接培训农民学员 600多人,辐射带动农户 3000多人,成为定陶县农民增收致富重要组成部分。 1、 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情况 为解决农忙季节科技示范户培训不易集中的问题,定陶县组织部分技术指导员根据科技示范户需求,利用休息时间开办基层农技推广“流动学校”,并现场组织“农技推广知识抢答”活动,极大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技推广的热情。在举办多期农技推广“流动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农民培训方式,推广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模式,按照主导产业发展农民需求创办了7所农民田间学校。 2、 师资队伍配置情况 2 定陶县高度重视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筛选和培训工作,从 100名技术指导员中筛选出业务能力强、组织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口头表达能力强、熟悉农民农村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同时逐步拓宽辅导员培养渠道,完善辅导员再培训机制,定期组织辅导员知识更新与技能提升培训,建立一支富有战斗力的辅导员师资队伍。 3、 培训方法使用情况 定陶县农民田间学校常用模式为农民需求调研、票箱测试、参与式培训课程设置、举办开学典礼、组织农民学习活动日、成果展示和开业典礼等。围绕村主导或特色产业,开展全生育期技术指导与培训。根据农民需求和生产季节要求,一般每2周左右举办一次“农民学习活动日”。活动日内容主要包括建立试验示范田、农民参与科学试验、农民专题讨论、团队建设活动等,通过互动式交流,共享技术与经验。一个种植生育期结束前,辅导员指导农民学员对全过程培训的关键技术内容进行总结,由农民学员分组完成学习成果展板制作。 4、培训效果 (1)农民合作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普遍提高。农民田间学校是从农民需...